本网讯 4月24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参观了宁德时代的展台,表达了对成本的关注。
朱华荣在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交流时提到,希望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降价30%~40%。但他还表示,不降那么多也会采购。
双方短短几句话,却蕴含巨大的信息量。
其一,长安汽车或采用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
随着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硝烟持续弥漫,在此过程中,强者之间的较量将更加白热化,并逐渐步入低利润率的困境。如何降本,成为是车企面临的重要问题。于是,原料成本低、资源分布广泛、获取方便的钠离子电池顺势进入车企视野。
2021年,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C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的安全要求。
2025年,宁德时代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正式亮相。该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为当前全球钠电最高,比肩磷酸铁锂电池;支持峰值5C的充电速率和500公里续航,实现超1万个循环的寿命;可在零下40℃的环境下,仍能保持90%的可用电量,做到零下40℃整车动力基本不衰减。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透露,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在多面挤压、针刺贯穿、电钻穿透和电池锯断等实验之下,均能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钠电池优异的性能,无疑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增添了一种选择。长安汽车的表态,更是预示着电动汽车即将迎来“钠时代”。
其二,钠离子电池仍有降本可能。
“低成本”是钠离子电池最重要的特点,钠离子电池降本也一直是行业的主要目标。
2023年,钠离子电池的成本约为0.8元/Wh,甚至比磷酸铁锂电池还要高,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的钠离子电池成本已经快速下降至约0.45元/Wh,逐渐向磷酸铁锂接近,理论上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行业预测,预计2025年钠电池将进入量产阶段,届时成本有望降低到0.4元/Wh以内。
低成本、高安全的特点,令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从两轮车加速扩容至A0/A00级及混动车型,未来有望在大储、商用车等多领域形成规模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