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伟股份7月31日晚间公告,公司与特斯拉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公司将在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特斯拉供应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
华友钴业也宣布控股子公司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华友(香港)有限公司与特斯拉签署协议,拟向特斯拉供应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供货期限为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据了解,4680电池将采用高镍三元正极加硅基负极体系,业内人士猜测,特斯拉加码三元前驱材料与4680电池有关。
近年来市场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持续提高。机构预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高镍电池渗透率20%,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高镍电池渗透率将达77%和66% 。
现阶段,宁德时代、LG新能源、三星SDI、SKI、松下等中日韩头部电池企业都已经开始量产供货高镍电池,2022年全球主要市场高镍三元正极需求预计将超40万吨。
高镍三元电池相较中低三元整体技术难度更高,生产设备、技术差异性较大,市场格局较为集中,随着高镍三元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头部企业的技术、成本优势有望充分体现。
机构调研显示,格林美、中伟股份、华友钴业在出货量方面与其他企业拉开较远距离,这也在一定程度是意味着高镍三元正极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格局分化将加剧。
4680的带动下,硅基负极也将迎来新发展。硅基负极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分布广泛、放电平台合适等优点,是未来最可能大规模应用的新型负极材料之一。据悉,在部分电池企业商讨的高比容方案中,硅负极为明确发展方向。
贝特瑞也在年报中表示,硅碳负极搭配高镍三元材料的体系成为未来锂电池发展趋势,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正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