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及先进电池研究院项目”正式开工,规划形成10GWh的电池产能以及10GWh的Pack项目。
该项目占地630亩,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包括固态电池技术研究院、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及电池Pack系统三个子项目。
目前,赣锋锂业子公司赣锋锂电在江西新余生产基地已具备2GWh固态电池产能、7GWh的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在固态电池及相关材料领域已获得专利150余项。赣锋锂业也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固态电池板块的投入,加速固态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及商业化进程。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跨步发展的当下,动力电池技术的创新变得分外重要,产能竞争逐渐转变为技术竞争。前有特斯拉交付首批设备4680电池的ModelY,随后有比亚迪在海豹发布会上发表CTB技术,在不久前,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广汽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SmLFP)也相继发布,当升科技也推出6款自研新型电池材料新产品。
毫无疑问,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暗战正在逐步升级,头部企业激烈交锋,二线厂商也在奋力“突围”,磷酸铁锰锂电池、固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层出不穷,均成为企业“押注”的重要发展方向。
现阶段,固态电池在技术指标上领先于三元锂电池,量产固态电池的成本仅为目前锂离子电池的40%,将大幅缩减电动汽车的成本,固态电池也因此成为下一代车用动力电池的重要研究方向。
国海证券预计,2021-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高速增长,至2030年或将突破250GWh,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
现阶段,国内外一多家企业不断布局固态和半固态电池领域,随着众多参与者的接连入局,加上技术路线的“混战”,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或将会将对现有电池生产线、材料等方面形成不小的冲击。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技术井喷期”一名业内人士表示,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将推动动力电池行业第二轮格局重塑。同时,2022年前后动力电池领域将开始新一轮定点高峰,这一轮定点直接影响到2025年后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