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埃普诺(深圳)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在四川正式开工。
据了解,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分两期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50亿元-400亿元。其中首期年产能12万吨,计划于2024年8月建成投产;二期年产能18万吨,计划在首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启动。
资料显示,埃普诺于2016年进入新能源领域,组建团队投资新能源材料研发,并于去年完成硅碳负极材料吨级产线建设。
时至今年上半年,埃普诺已建成了百吨产线,实现硅碳负极材料的规模量产。
据了解,硅碳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可以达到天然石墨电极、人工石墨电极的数倍,是最具潜力的新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
在过去的几年间,受制于产品售价较高及配套产业链不成熟等原因,硅碳负极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
但自特斯拉发布了4680电池后,下游电池企业需求逐渐变化。动力电池厂商高比容量电池方案中,硅碳负极为明确发展方向,负极材料企业也开始投资建设硅碳负极产线。
主流企业中,天目先导硅碳负极年产能达到8000吨;贝特瑞去年硅基负极产能为5000吨,已经开发第五代产品;杉杉股份现有硅基负极产能近千吨,其年产4万吨硅基一体化项目于今年初开工。
随着企业产能建设提速,预计2025年硅碳负极材料出货量有望达到20万吨,市场渗透率也将提升到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