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今年第一季度能源形势、第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公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介绍了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情况。
在发展成绩方面: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过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位。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年均超过25万吨,中国占比超过一半,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
2024年,全国氢气产量三北地区占比超50%,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区氢气产量均排名靠前;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地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其中,已建在建项目超150个,已建成产能约12.5万吨每年,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合计占全国已建成产能近90%。同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稳步推进,各地建成加氢站超540座,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五个区域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1.5万辆。
在发展问题方面: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表示,全球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与传统能源和风光等新能源相比:一是项目经济性仍有差距。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规划数量快速增长,但相关技术工艺和建设运营水平较传统技术路线仍有不足,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落地实施和多元化场景探索较为缓慢;二是技术成熟度存在短板。氢能部分技术和场景离商业化推广应用还有差距,对产业突破经济性瓶颈仍有掣肘;三是标准规范需进一步完善。氢能相关标准在与配套政策协同、与产业发展同步、落地应用推广和国际化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对此,徐继林提出,2025年国家能源局将持续推动氢能产业政策接续发力,积极落实氢能纳入能源管理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氢能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促进“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