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滨海能源近日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内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北省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二期5万吨/年锂电负极材料前端项目及8.2万吨/年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合同,这意味着项目即将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滨海能源表示,该合同的签订有助于推进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10万吨)项目的建设工作。
资料显示,滨海能源成立于1992年,最初主要从事涂料及颜料产品的生产销售,2014年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主营业务转型至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销售领域。2022年,控股股东对滨海能源启动了根本性的战略重构,并于2024年底彻底完成印刷业务的全面剥离,彻底告别传统制造领域。
目前,滨海能源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在内蒙古乌兰察布规划建设20万吨级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配套实施源网荷储绿电项目,构建起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上述正在推进的“二期5万吨/年锂电负极材料前端项目及8.2万吨/年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项目”也是滨海能源20万吨级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的组成部分。
据滨海能源此前发布的公告,该项目建设地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绿色经济开发区商都产业园,预计总投资82亿元,将分两期建设,每期建设10万吨,其中一期计划施工周期24个月,二期计划施工周期20个月。按照计划,滨海能源2024年底计划实现10万吨产能释放,20万吨一体化项目将分步建设、分期投产,预计在2025年底释放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由于负极材料行业持续低迷,滨海能源决定向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农银资产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沧州旭阳100%股权,并实施定向募资。
据了解,沧州旭阳是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沧州旭阳拥有从制氢、双氧水、环己酮到制备己内酰胺、己二胺再到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在内的一体化产业链。交易完成后,滨海能源将新增包括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产品在内的尼龙新材料业务,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并行发展的业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