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24日,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江西优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公示》,又一关键锂电材料项目即将落地。
公示信息显示,项目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灰埠镇现有厂区内,江西优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0万元对原项目进行改扩建。
改扩建项目产品方案为:石油焦32000t/a、针状焦8000t/a、石油焦8000t/a及针状焦2000t/a。改扩建后全厂的产品方案为:石油焦48000t/a、针状焦12000t/a、石油焦8000t/a及针状焦2000t/a。
江西优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元器件(锂电负极材料)研发,原料加工、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2019年,江西优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年产2万吨锂电负极材料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于当年8月取得了宜春市高安生态环境局的环评批复。2023年,项目建设方拟在原有2万吨产能基础上进行扩张,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建设项目,扩建工程于当年9月取得了宜春市高安生态环境局的环评批复。
此次江西优品新能源对这一项目进行调整,不仅有助于完善自身产能规划与布局,还将进一步强化宜春锂电池产业链实力。
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宜春,锂资源得天独厚。据自然资源部门统计,2021年宜春全市约有氧化锂储量900多万吨,相当于2000多万吨碳酸锂,约可以生产3万GWh电池。
不过锂云母矿虽然储量巨大,但品位普遍偏低,且提炼难度大。因此,宜春正以锂资源为基础,不断向下游延伸产业布局。
“上游控、中游拓、下游争”是当下宜春锂电产业的发展思路。
自“十四五”以来,宜春将构建“1+3+N”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核心战略,持续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先后引进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电池巨头,成功实现了从资源输出向高附加值制造产业的跨越,锂电新能源产业成为当地的首位产业。
截至目前,宜春生产的负极材料、隔膜材料分别占据全国产量的10%和12%,锂电新能源产业营收连续三年保持千亿元规模,锂电新能源及材料应用集群跻身全国50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