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泉港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泉州市生态环境局已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处理项目)》,项目审批流程推进顺利。
据了解,该项目选址福建省泉州市,由泉州绿力科技有限公司投建。拟设置1条锂电池模组拆解生产线、1条自动检测焊接组装生产线、1条烘干破碎分选生产线(配套放电间)。
项目规划废旧锂电池处理规模为6000吨/年,其中梯次利用的废旧锂电池为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锂电池模组,处理规模为1000吨/年;锂电池单体处理规模为5000吨/年,主要来源于消费类锂电池、储能类锂电池、特种锂电池以及动力锂电池。
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福建的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福建省以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为引导,通过构建高质量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福建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中,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早已被纳入福建省重点发展领域,并提出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计划,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500亿元、150亿元。
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福建正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先后引进了盛屯碳酸锂、百宏电解液及隔膜材料、盈泰负极包覆沥青等锂电池产业项目,进一步延伸壮大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宁德、厦门为重点区域的锂电产业集群。
其中宁德市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聚集了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的知名企业,尤其以宁德时代为核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厦门市的新能源产业也呈爆发式增长,吸引了宁德时代、海辰储能、中创新航、中能瑞新等众多企业在此落户,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除此之外,泉州市锂电产业发展也在持续提速。今年2月签约的南安市海西零碳智慧园区项目,更是成为泉州市乃至福建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该项目引入了国内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零碳智慧产业园。园区内将打造一套完整的新能源生态系统,并构建废旧新能源电池的回收、资源化、再制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体系。
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还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