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 快报 产能利用率降至四成!电池行业迎深度洗牌

产能利用率降至四成!电池行业迎深度洗牌

自开年以来,锂电池下游需求增速放缓、订单不足,前期扩张的产能直接将行业带入阶段性过剩。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698.7GWh,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39.7GWh。“产能过剩”之势席卷全产业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或将降至41%。

01 行业深度洗牌

41%的产能利用率意味着什么?

据统计,我国电池生产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低于50%,即便是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也降至60.5%,三季度也仅回升至70%以上,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而在2021年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达到了95%,2022年产能利用率为83.4% 。

占据半壁江山的“宁王”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目前电池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叠加终端市场价格战压力的向上传导,动力电池行业的“淘汰赛”逐渐拉开了帷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池行业产能过剩的同时市场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二线企业产能利用率往往高于50%。反观尾部企业,受制于产能、技术、资金等现实因素,其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30%。

这一情况不止出现在电池生产这一环节。事实上,随着行业扩产项目的投放,上半年锂电行业四大主材供给过剩的情况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四大主材规划投资金额超5000亿元,多数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跌至60%以下。

目前,产能扩张的惯性正在逐步扭转,但头部企业并未传出改变扩产计划的消息,市场中产能仍在持续增加。

在产能过剩和大环境低迷的背景下,产业链上下游都存在淘汰落后产能的需求,不具备规模实力的尾部企业将首当其冲,面临淘汰危机。

02 企业多方押注

新一轮周期即将开启,意味着上一轮技术创新已经接近尾声。而在市场趋于同质化之时,必然会出现低价竞争、甚至亏本竞争。

因此,前沿技术布局已成为动力电池企业战略规划中的重点。

快充技术、低温技术、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等新技术领域成为了各家企业争夺的目标。

宁德时代:近两年宁德时代先后发布了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麒麟电池。又在今年8月份发布了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开启了电池行业快充技术竞争的序幕。

比亚迪:比亚迪于2020年推出“刀片电池”,提升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今年7月,比亚迪官宣将布局圆柱电池;今年11月,比亚迪宣布与淮海控股集团合作建设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进军钠离子电池。

中创新航:经过多年研发,中创新航现已掌握了全极耳叠片技术、OS技术等项创新型技术,并提出了行业首创的“顶流”结构、46系列大圆柱技术,电池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支持6C+快充。

当前,决定下一个十年产业新格局的历史关键节点即将来到,企业需要关注技术、成本等关键指标的变化,更早解决产业痛点,更快实现产业化布局,在新一轮周期中抢占先机。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