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多氟多的钠离子电池已经在国内著名车企成功装车,且多氟多已与三家大型主机厂商达成共识,将在上半年陆续发布装车计划。
这也意味着多氟多钠离子电池正式进入了规模化生产与商业化运作阶段。
早在2021年7月,宁德时代就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致力于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一石掀起千层浪”。宁德时代以一己之力将钠电池推上了台前,令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钠离子电池技术重获市场关注。
得益于成本低、技术不难突破等原因,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与落地正在加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情况。
仅从企业公布的信息来看,部分企业的产业化进程甚至比“宁王”要快。
2022年12月27日,传艺科技公告称,控股孙公司传艺钠电与德博新能源签署了协议,德博新能源所售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所有使用的钠离子电池均由传艺供应。
2022年9月30日,华阳股份披露,其与中科海纳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批量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正式投运。
虽然钠电池量产热度只增不减,但钠离子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尚未完善。此外,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尚不及锂离子电池,因而市场更倾向于将钠电池用于低速两轮车和低速电动车领域。
继激烈的锂电池竞争后,在这一背景下,未来动力电池厂商或将会围绕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布局开展新一轮的“钠电”之争。
虽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被明显优势,但对于注重成本和安全性的储能领域而言,钠电池或将迎来广阔的应用空间。
目前,全国多地已建成或在建多座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业内人士认为钠离子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会比锂离子电池前期走过的路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