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6日,蜂巢能源在无锡举行半固态电池B样下线仪式,标志着蜂巢能源在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该电池采用全球首创的“电解质热复合转印工艺”,通过极性变换胶液配方和仿形梯度热压技术,实现了电解质层从隔膜到极片的高效、均匀转印,可以在不降低性能、能量密度前提下,实现加工精度、良率和安全性方面的显著提升,是行业最低成本、最适合大规模量产的半固态解决方案。
固态电池被称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是指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电解液的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低温性能的优点。
按照固态电解质用量,固态电池可以分为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通常情况下,行业普遍将电池内液体含量10%作为区分半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的分界线,而全固态电池将完全使用固态电解质,液体含量将降为0%。
在电池产品端,蜂巢能源已经确定“4+1”品牌战略,即堡垒越野电池、蜂行短刀电池、龙鳞甲电池、远路电池以及大刀储能电池和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已经成为电池企业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过相比于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凭借其相对较低的技术门槛和成本优势成为企业迈向下一代技术的突破口。蜂巢能源也计划在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前,以成本更低、产线兼容性更高的半固态方案抢占市场先机。
目前,蜂巢能源已经拿到宝马MINI换代车型半固态电池项目独家定点,并建成2.3GWh半固态电池产线。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披露:公司第一代270Wh/kg半固态动力电池已进入量产前夜,规划年产能高达2.3GWh、对应的C样量产线将在2025年11月进入批量设置阶段、2026年正式爬坡;另一款能量密度更高的360Wh/kg半固态电池,已正式送样某央企的低空飞行器项目,即将于年底实现首飞。
预计未来几年,行业将基本处于半固态电池量产推进和全固态电池研发阶段。半固态电池凭借其相对较低的技术门槛和成本优势,将率先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