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我国三元材料需求量呈现日益增长态势,整体供给开始复苏。
就在不久前,又一个重量级三元材料项目迎来新进展。据当地媒体消息,位于安徽铜陵经开区东部园区的中色正元锂电前驱体项目进入全线试生产阶段。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建设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产能(含2万吨四氧化三钴、4万吨三元前驱体)。此次试产的为一期工程,达产后将实现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1万吨四氧化三钴,预计年产值30亿至40亿元。
三元材料行业,即将迎来央企入场。
01 大型央企牵手三元龙头
资料显示,中色正元成立于2022年,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有色集团的控股公司,以及福建省国资委管理的上市公司——厦门钨业的上市子公司厦钨新能的参股公司。
其中,中国有色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中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间接持股57%,厦门钨业则通过厦钨新能持股43%。
2022年11月,厦钨新能披露公告,拟与中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设立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3亿元;公司成立当月,其规划建设的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在铜陵奠基;2023年3月,项目在铜陵经开区东部园区开工建设;2024年1月,项目(一期工程)二标段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作为央地国企深化合作的典范,中色正元集合了中国有色集团的资源优势和厦钨新能源的锂电正极材料研发销售优势。此次建设的三元前驱体项目,不仅是中国有色集团、厦门钨业在安徽投资布局的首个项目,更是国家级重点项目,将有效助力当地打造高端绿色新能源材料生产供应基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厦钨新能看来,双方合作旨在拓展前驱体供应渠道,满足公司正极材料生产需求。
据了解,三元前驱体是制备三元正极的重要材料,也是链接上游有色金属和下游锂电材料的关键环节,决定了三元材料性能。四氧化三钴则主要用于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应用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
合作敲定当年,也就是2022年,三元电池市场迎来持续爆发。彼时三元材料头部企业容百科技明确提到,公司高镍、超高镍正极材料出货同比增长近70%;振华新材表示,下游客户对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旺盛,公司产能利用率高位运行;厦钨新能披露调研纪要也显示,公司高电压车载三元材料订单充足,销售同比显著增加。
数据显示,当年厦钨新能三元材料销量实现4.64万吨,同比增长71.3%,钴酸锂销量为3.32万吨,进一步增加了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受此带动,厦钨新能对上游原材料需求也将随之释放,进而促成了与中国有色集团的合作。
在中国有色集团看来,中色正元的设立和项目的落地,寄托着中国有色集团深化改革的愿景。
目前,中国有色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建筑工程承包、贸易及相关技术服务,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布局,涉及铜、铅、锌、镍、钽、铌等40多种有色金属品种,境外资源量超过2000万吨。
随着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新形势对央企加速产业链升级提出新挑战。眼下,全球能源转型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的发展更是令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高度确定。此次结合自身优势,向锂电产业链关键环节延伸,是中国有色集团提升自身产业控制能力的重要选择。
02“鲶鱼”入场搅动风云
周期的影响下,此前火爆多年着锂电材料市场在2023年出现了颠覆性变化,产能过剩、价格骤降、内卷加剧等问题层出不穷,行业开始残酷洗牌。
究其原因,是在2022年碳酸锂价格快速冲高的过程中,下游资金大批涌入进而造成了供需失衡,而这种情况至今仍未改善。
根据机构预测,2025年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和供给分别为130万吨、199.7万吨,也就是说过剩产能将达69.7万吨。相比之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情况更为严峻,预计2025年需求和供给分别为247.4万吨、361.2万吨,过剩产能约为113.8万吨。
在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业绩也被逐步“拖垮”。今年一季度,磷酸铁锂企业营收普遍大增,但利润却多数下滑。三元材料企业不仅营收增速收窄,利润表现也并不理想,尾部企业难以承压,市场进一步向头部企业几种。
据统计,当前国内三元CR3集中度已来到53.9%,相较于2024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南通瑞翔、容百科技、天津巴莫位列一季度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TOP 3,现有三元材料企业正凭借差异化优势占据各自的市场份额。
与三元市场的老玩家相比,中国有色集团的优势在于对战略资源的核心掌控。
矿产资源开发是中国有色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铜、镍、钴等战略资源是重点开发对象。其中,在刚果(金)开发的钴资源,有力地支撑了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发展。
全球钴市场中,刚果(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悉,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钻矿产地,2024年钴产量达到了2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6%。中国大部分精炼钴产量原料来自从刚果(金)进口的钴中间品和印尼进口的MHP,只有小部分来自回收钴,对外依赖度仍旧较高。
早在2016年,中国有色集团便投资6177万美元,在刚果(金)上加丹加省利卡西市建设了潘达铜钴联合选冶项目,项目与次年达产达标;2019年,中国有色集团在刚果(金)建成了一座氢氧化钴生产车间,并在当年产出第一批氢氧化钴产品。
氢氧化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在进行冶炼提纯后可以生产出电解钴、钴粉等精炼钴,或硫酸钴、氯化钴等钴盐中间品,其中,硫酸钴和氯化钴恰恰是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核心原料。
依托中国有色集团的资源储备和厦钨新能的技术底蕴,中色正元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筑成本优势,三元材料市场或将迎来一位竞争力极强的新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