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11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香港孚能、YU WANG、Keith D. Kepler以及赣州孚创已经终止了与广州工控集团和广州创兴于7月31日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及相关文件。
同时,香港孚能、YU WANG、Keith D. Kepler 和广州工控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广州工控集团将以现金方式购买孚能科技12%的总股本。
01 方案调整,影响几何?
此次方案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入主方式及资金规模两方面。
规模扩大至25亿元:
双方原计划为:孚能科技控股股东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的孚能科技5%股份转让给广州工控集团及其所控制的广州创兴。同时,广州工控集团和广州产投集团签订一致行动协议。
权益变动完成后,广州工控集团及其所有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18.6410%股权,股权转让金额为17.28亿元。
与原计划相比,本次方案调整后,广州工控集团斥资入股孚能科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本次公告中提到的“广州工控集团拟认购不超过公司定增后总股本12%的股份”表述来看,本轮定增规模有望达到25亿元甚至更多。
资金流向上市公司:
近些年孚能科技业绩并不十分理想,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也出现大幅下滑,部分新项目也处于产能爬坡中,暂时无法实现盈利。
而本次宣布的控股方式从股权收购改为定增,也意味着这笔或高达25元的资金将直接流入上市公司,这对孚能科技不管是外延式扩张还是降低财务杠杆,都大有裨益。
此外,原计划中包括控股股东在内核心团队的减持令市场颇有疑虑。就在原计划公布一个月前,孚能科技部分股东才刚刚进行了减持。
最新公布方案也意味着孚能科技并不存在核心人员流失风险,也从侧面表明以资本运作见长广州工控集团入主孚能科技并非仅停留在财务投资层面。
02 国资入主,打开成长空间
据悉,孚能科技成立于2009年,是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2020年于科创板上市。
近两年来,孚能科技在积极扩张产能。
去年8月,孚能科技与安徽省芜湖三山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书,拟在芜湖三山经开区成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4GWh新能源电池项目。
今年5月,孚能科技和TOGG合资成立的电SIRO电池研发生产园区,正式在土耳其盖姆利克举行奠基仪式,为提高产品在海外的竞争力打下基础。
根据规划,孚能科技计划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目标150GWh,其中欧洲规划产能16GWh,中国规划产能130GWh,带来了大量的资金需求。
作为广州国资下属规模最大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广州工控的实力不容小觑。
目前,广州工控已经跻身了世界500强,聚焦新兴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装备三大主业板块,旗下控股企业包括广日股份、山河智能、广钢气体松兴电气等。
同时,孚能科技主要客户广汽集团同样隶属广州国资,这一交易或将强化广汽集团和孚能科技在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之间的合作。
随着广州国资入主成为孚能科技的实控人,将有利于孚能科技与和融合广州汽车产业链,稳定客户,并带来更好的信用背书及充足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