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TheElec报道,全球动力电池巨头LG化学计划在10年内斥资1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亿元855亿元)投入电池行业。
具体到产能方面,LG化学计划将公司在韩国的电池正极产量提高至13万吨/年,而目前的年产能仅有4万吨,届时新目标产量将增长超225%。
正极材料一直都是动力电池最核心的零部件,在总成本的占比高达40%,直接决定着动力电池的利润率。据悉,LG化学计划,到2024年后将正极产能提高至23万吨,以确保其自身所需总量的50%。
凭借着庞大的产能和出色的软包技术,LG化学早已成为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巨头。按照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计算市场份额,截至2020年末,宁德时代的全球市场份额为25%,位居第一,LG化学紧随其后,市场份额达到23%,二者差距非常小,竞争非常激烈。
截至2020年底,LG化学在全球拥有四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韩国苍梧、美国霍兰德、中国南京、波兰,分别拥有的产能规模为18.2GWh、2.6GWh、35GWh、15GWh。
近年来,LG化学的扩产计划一直都非常激进:
1、中国工厂,2018年LG化学斥资20亿美元,建设滨江工厂,预计到2023年全面投产,届时年产能将达到32GWh,2020年再投入5亿美元,扩建南京工厂;
2、波兰工厂,2020年LG化学并购了一家电池工厂,随后又贷款了4.8亿欧元,计划将波兰工厂产能提升至65GWh;
3、2020年底,LG化学与印尼政府签订了98亿美元的合作备忘录,计划建设覆盖矿山开采、冶炼、电池生产的全产业链工厂。
目前,LG化学的客户主要有欧洲的保时捷、宝马、奥迪等豪华车品牌,通过与通用绑定,拓展福特、FCA美国主流车企,同时依靠韩国本土市场,获得了现代起亚、CT&T等韩国客户,在中国市场的客户主要有吉利、上汽通用、国产特斯拉。
赶上了全球新能源的东风,这家老牌化学巨头涅槃飞升,LG化学的股价于2020年走出了一波大牛市,累计涨幅高达356.5%,其最新总市值已高达61.5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09亿元)。
随着LG化学的疯狂扩产,其供应链上的企业大概率也都将受益。光大证券梳理了一份LG化学供应链上的投资标的:正极(当升科技、容百科技)、三元前驱体(中伟股份、格林美)、负极(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仍在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的订单也大幅增长,电池巨头纷纷积极扩产,以追赶行业景气度高涨的步伐,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就在上周,韩国另一电池巨头SK创新也披露了扩产计划,到2025年拟将电池产量提高至200GWh/年,较此前宣布的2025年125GWh的目标,提升了60%。
另外,三星SDI正考虑在美国建设一个电池工厂,拟投资至少3万亿韩元(约合26.2亿美元)生产动力电池,并投资至少1万亿韩元为Rivian生产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