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盐城市重大项目开工活动举行,滨海县在黄海新区滨海港片区的江苏凯金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开工现场设立分会场。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以及研发、试验中心。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研磨、表面改性、低温碳化和中央仓储基地,2022年6月份投产;二期工程投资30亿元,主要为物料高温碳化和超高温石墨化加工项目,计划2022年6月份开工,2023年6月份竣工投产。
业内机构表示,自2016年以来,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均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仅去年上半年,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33.5万吨,同比增长150%。相关机构研报指出,预计2021年全年石墨负极材料需求为48万吨。
据EVTank预计,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在2025年达到1059GWH,正式进入TWH时代,并在2030年达到2661GWH。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145万吨。
市场前景广阔的锂电材料行业不断吸引着企业进行布局,诸多以前不涉及负极材料的企业也开始纷纷加入赛道之中。
2021年11月30日,全球油气设备龙头杰瑞股份也开始加快了布局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步伐,与嘉庚创新实验室赵金保团队合资设立硅基负极材料公司,旨在共同致力于硅碳纯品、氧化亚硅纯品及硅基复合负极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推广、新技术迭代、工厂建设、商业化市场应用。
11月26日,神马集团、禹州市人民政府、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宣布签约建设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初步计划一期投资10.5亿元,建设3万吨/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之后2至3年,陆续投资30亿元,逐步打造年产10万吨高端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基地;再经过3至5年,累计投资60亿元,打造年产20万吨的高端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