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可科技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曹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配偶2021年违规买卖公司股票导致其涉嫌短线交易,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
曹骥的配偶孔海萍女士提供的证券账户交易明细显示,其曾在2021年1月12日至2021年9月16日,陆续买入杭可科技股票11500股,成交额100.30万元;于2021年1月13日至2021年9月15日期间,陆续卖出杭可科技股票9700股,成交额88.05万元。曹骥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上述买入公司股票后6个月内卖出的行为涉嫌构成短线交易。杭可科技对此表示,上述事项系对曹骥个人的立案,公司经营生产管理活动不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9月,杭可科技已为此致歉;2021年10月19日,浙江证监局对曹骥出具警示函并明确指出其配偶行为构成短线交易;同年10月28日,上交所也对曹骥予以监管警示。而在上述交易期间,杭可科技股价一度从75.1元/股达到136.36元/股的高点。
资料显示,杭可科技主要从事各类可充电电池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引导,近几年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动力、储能电池需求进入“TWh”时代,头部企业动辄数百GWh的电池产能规模及接连不断的扩产计划,对上游设备企业而言则是巨大的机遇。
据了解,在锂电设备投资方面,设备投资占总投资金额的 63%-77%左右,每GWh 设备投资金额约为1.84 亿元-3.35 亿元左右。有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总产能将增长到2042GWh,2021-2025年累计新增产能为1550GWh,累计设备投资总计5730亿元。预计随着电池企业明后两年扩产提速,锂电设备行业明后年将维持高景气度,市场规模仍旧有望大幅提升。
行业前景高度确定的背景下,头部厂商订单充足,部分订单开始向二线厂商扩散,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只要有产能就能拿到订单”。为此,相关企业不断加快产能建设。
1月18日晚间,天永智能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根据预案,天永智能本次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5.82亿元,拟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锂电智能成套设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设备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月17日,博众精工披露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7亿元,用于新能源行业自动化设备扩产建设项目、消费电子行业自动化设备升级项目、新建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受原材料涨价、前期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售价下降、高毛利的海外收入缩水等多重因素影响,锂电设备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但在海外市场方面,三星和SK的部分工厂都在推动与杭可合作,先导智能也进入LG、Northvolt、ACC的供应链。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叠加设备公司扩产规模效应体现,设备厂商盈利能力有望后续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