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宁德时代等新能源股再次出现大幅波动。宁德时代当日高开低走,午后股价一度大跌超过8%,跌破500元关口,至499.99元/股,创下2021年10月来新低,成交额超100亿元。据媒体测算,仅半天时间,宁德时代市值便蒸发超1000亿元。
与此同时,有相关媒体统计,受本次下跌影响,共有121家公募大约持仓浮亏90亿元。股东方面,截至2021年三季度,宁德时代股东户数13.42万户,以年后四个交易日蒸发2000亿元计算,节后宁德时代股东户均亏损超150万元。
事实上,除宁德时代外,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多家新能源企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宁德时代概念股波动也相当猛烈,其中联赢激光跌幅超20%,中科电气、星源材质等10余只个股跌幅超10%。
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新能源行业仍被市场看好,基本变并没有太大变化,本次大范围下跌属于短期板块估值回调。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乘用车零售量累计达到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相关机构预计,2025年电动车销量有望达1100万辆,四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1%,新能源车渗透率将有望超39%。新能源板块发展前景高度确定。
在动力电池领域,自2017年以来,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已经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在中国市场,宁德时代占据过半市场份额,短期暂无敌手。但在全球范围内,动力电池领域还有诸如LG、三星、松下等重量级玩家。
而当前的动力电池行业,寡头化趋势明显,产能成为电池厂抢占市场的底气,扩充产能,可以说是巩固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大王”地位、进一步拓宽市场以及保持业绩高增长的基本保障,意义重大。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曾公开表示:“现阶段产业链的产能供给相对较慢,有效供给不足。”
截止去年年底,宁德时代2021年内百亿级扩产项目投资总额已近1262亿元,投资企业超过50余家,项目设计动力及储能电池、电池材料及回收等业务。疯狂扩产的背后,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入股的方式寻找代工厂,既可以保障产能又能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现阶段锂电上游原材料供需失衡,通过入股等方式可以增强行业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定价,降低成本。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