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晚间,中科电气公告,公司拟通过公司控股子公司向安徽海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持有其60%股权事宜,同时,与海达新材料及望江经开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海达新材料计划投资5.1亿元在望江经开区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粉体生产基地项目”,打造成公司负极材料原材料供应及生产加工基地。
中科电气表示,公司投资海达新材料并通过海达新材料在望江经开区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粉体生产基地项目”,可充分借助安庆石油化工产业基础,保障项目所需的优质石油焦等锂电池负极材料原材料供应,将其打造成公司负极材料原材料供应及生产加工基地,对于保障公司原材料供应,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锂电池应用市场快速增长,导致锂电池需求增长,带动锂电池产业链上游负极材料等行业快速发展。
EVTank预计,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在 2025 年达到 1059GWH,正式进入 TWH 时代,并在 2030 年达到2661GWH。面向TWh时代的产能缺口,负极材料迎来扩产潮。据统计,2021年共有23个负极材料扩产项目,总投资为552.93亿元,合计194万吨产能。预计到2025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145万吨。
与此同时,在下游对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负极材料企业同样需要开拓创新,满足终端需求。
现阶段,石墨仍应用最普遍的负极材料,但实际比容量已接近理论比容量极限372 mAh/g,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硅碳负极有望成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负极材料,部分企业开始投建硅碳负极材料生产项目。
2021年11月11日,硅宝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告,计划总投资5.6亿元,在四川彭山经济开发区设立全资子公司硅宝科技(眉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1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4万吨/年专用粘合剂生产基地、锂电材料研发中心。
2021年11月3日,石大胜华宣布,公司1000吨/年硅碳负极材料生产装置及配套的储运设施已经安装完毕并通过竣工验收,后续进入试生产阶段。
此外,负极材料的火热市场也吸引了国内外上市公司的投资布局,诸多以前不涉及负极材料的企业也开始纷纷加入赛道之中。
2021年11月30日,全球油气设备龙头杰瑞股份也开始加快了布局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步伐,其公告称,公司与嘉庚创新实验室赵金保团队合资设立硅基负极材料公司,旨在共同致力于硅碳纯品、氧化亚硅纯品及硅基复合负极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推广、新技术迭代、工厂建设、商业化市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