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电池原材料疯狂涨价!蝴蝶效应会否波及终端?

电池原材料疯狂涨价!蝴蝶效应会否波及终端?

据相关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 20%,对应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24万辆;对应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1万辆,新能源汽车合计碳酸锂需求将达100.2万吨。

需求不断攀升的同时,原材料价格也在疯狂上涨。1月19日,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涨6500元/吨,报35.70万元/吨;不同规格氢氧化锂均价涨5500元~7000元/吨,最高价报29.2万元/吨;金属锂涨4万元/吨,均价报171万元/吨。据统计,2021年金属锂现货价格涨幅高达175%,而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涨幅更是超过了418%。

除锂盐外,镍、钴价格也持续走高。1月20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镍现货合约相比一天后到期的合约高出90美元/吨,这一溢价幅度为自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受LME镍价大涨影响,沪镍期货主力合约一路大涨,领期价最高触及176280元/吨。

业内机构测算,受原材料涨价影响,电芯和电池系统的理论成本上涨幅度达30%以上,电池企业承压较大。

宁德时代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3%,与去年的26.56%相比下滑了3.56个百分点。亿纬锂能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25.9%,但扣非净利润仅同比增长22%,环比二季度则下滑约13%。

为此,电池企业期望通过调整电池价格将压力向下游传导。

电池原材料疯狂涨价!蝴蝶效应会否波及终端?(图1)

早在去年11月,有供应链内人士指出,国内一线电池厂,开始通知已签约定合约的客户重新协议价格,原则上报价拉升2成左右。

自2021年10月以来,锂电池厂商开始陆续调价。2021年10月13日,鹏辉能源传出一份涨价函,决定所有新订单将执行大宗联动定价,上调幅度视各产品材料占比及涨幅而定。2021年10月25日,比亚迪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在市场中公开,表示电池产品含税价格上调不低于20%,并自11月1日起所有新订单将执行新价格。

这也一引起了消费者的担忧,锂电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是否会传导至车企甚至消费者。

价格传导是必然现象,但整车厂在产业链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电池厂进行价格调整并不容易。有业内人士透露,除了宣布涨价的极少数动力电池产品,基本没有整车企业的动力电池采购合同价格上浮。

但也有专家表示,如果上游材料长时间持续上涨,车辆售价也将存在上调可能,十分不利于产业发展。

原材料价格居高,使得回收材料优势显现。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报废量将超过18GWh,到2025年该数量将达到91GWh。同时,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2025年中国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人民币。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