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19.7GWh;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154.5GWh,动力电池市场增长高度确定,企业扩产热情高涨。
据储能头条不完全统计,2021年各个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投资扩产项目多达82个,投资金额累计超6700亿元,新增装机规模超1240GWh。
正极材料
在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领域,91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额的项目中,公布了产能数字的项目总计总计1239.7万吨,投资总额约2277.08亿元。
从具体项目情来看,磷酸铁锂及高镍三元项目占比较大,相关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超2000万辆,国内超750万辆,届时,全球锂电池需求1790GWh,磷酸铁锂需求约710GWh,乐观预期磷酸铁需求约122万吨。
同时,在高续航、高能量密度被受关注的情况下,高镍电池加速渗透,预计2025年三元高镍在国内动力电池中渗透率将达到62%,在全球动力电池中的渗透率达到66%。磷酸铁锂及高镍三元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主要的电池发展路线。
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扩产项目远少于正极材料,共有23个项目,总投资为552.93亿元,合计194万吨产能。
现阶段,石墨仍应用最普遍的负极材料,但实际比容量已接近理论比容量极限372 mAh/g,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硅碳负极有望成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负极材料,部分企业开始投建硅碳负极材料生产项目。
隔膜
隔膜领域,一共公布了24个项目,产能总计123.15亿平方米,投资总额约682.5亿元。在国内隔膜整体供需趋紧情况下,隔膜企业议价能力将有所提升,而且伴随隔膜出口占比提升,同时海内外隔膜价差存下的情况下,隔膜平均价格或将有所提高。
同时,头部企业具备产能、技术、客户以成本优势,与终端企业深度绑定,且自身实力较强,具备全球出货能力,同国外电池企业合作较多,出口量提升明显,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由此来看,头部企业将获得持续利好,盈利能力较为稳定。
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
电解液领域共47个项目,公布了产能数字的项目中涵盖了435.8万吨产能,投资总额约487.02亿元。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将达1200GWh,对应电解液需求约为132万吨。按照每吨电解液配比0.12吨六氟磷酸锂计算,预计2025年全球六氟磷酸锂需求量约为16.5万吨。
铜铝材料
在铜箔、铝箔、设备、电池结构件等领域,50个项目中,公布产能的不多,只有142万吨产能,投资总额约1271.47亿元。
随着动力电池的飞速发展,锂电铜箔市场前景广阔。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全球锂电铜箔需求量为38.75万吨,到2025年,全球锂电铜箔需求量将达到76.82万吨。以国内铜箔价格测算,2022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空间为292亿元,到2025年则有望达到580亿元。
并且,未来钠离子电池发展将极大推升电池铝箔需求。分析人士认为,如果钠离子电池将完全替代锂离子电池,未来铝箔预计在现在的需求基础上增长至少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