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持政策体系有效衔接。同时,统筹提升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与青海、四川、江西等省市沟通协调,推动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开发。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售352.1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13.4%,同比增长1.6倍左右,而锂作为锂电核心材料,未来10年在新能源车和储能等应用领域的推动下将维持高速增长趋势。静态来看,未来3-4年锂资源供应将持续紧缺。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迎来需求爆发之际,锂作为未来的“白色石油”,其战略重要性已基本成为全球共识,世界各国纷纷将锂列入战略资源。
据USGS口径,截止2020年全球锂资源的探明矿产储量2106万吨金属量、折合碳酸锂当量1.12亿吨,矿产资源量达到8551万吨金属量,折合碳酸锂当量4.55亿吨。从区域角度看锂资源量分布,南美锂三角区域(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合计占比58%,美国、澳洲分别占比9%和7%,中国锂资源总量全球第六,占比约6%。
反观需求方面,标普全球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22年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因此今年锂的用量将超过产量,并且将耗尽此前的库存,这意味着锂将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
从我国锂资源分布来看,我国约80%以上锂资源赋存于盐湖中,分布在青海、西藏等省份;而矿石锂资源集中于四川、江西、湖南、新疆等省份,其中四川、江西、湖南三省共计矿石锂查明资源储量312.6万吨,占矿石锂资源总量的86.3%。
近年来,国内企业加快布局锂资源开发。
以宁德时代为例,2021年12月30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内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240亿元。此次追加投资后,宁德时代宜宾生产基地的投资规模将达到560亿元。
同年9月,宁德时代公告称,拟在有着“亚洲锂都”之称的江西宜春投资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宜春)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35亿元,建设时间预计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30个月,规划用地面积约1300亩。
7月,江西省政府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在宜春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及相应碳酸锂等上游材料生产基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户宜春。该项目也将是宜春迄今为止总投资额最大、一次性固投最多的项目。
与此同时,国内盐湖提锂也逐渐放量。相关机构分析认为,2021-2025年全球锂资源产量将从54万吨增长至117万吨LCE,其中盐湖提锂的供应将从2021年的23万吨LCE、增长至2025年的53万吨LCE,占比从42.8%小幅度提升至45%。
但业内看来,碳酸锂需求和供给仍然出现跨期错配,未来三年基本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