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28.2GWh,同比增长121.8%,环比增长12.4%。从消费端来看,2020年全球锂(碳酸锂)消费量约40万吨、钴约17万吨、镍约240万吨,且消费量呈持续增长态势,电池原材料价格也一路高涨。
2022年1月7日,上海现货氢氧化锂报价25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较前一日涨价2500元/吨,均价报30.50万元/吨。钴均价492400元/吨,部分商家报价已达50万元/吨,镍价上涨15%至12.78万/吨。
业内机构表示,锂、钴、镍等资源供应紧张局面继续增加,价格高位的持续性或将超出预期。
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电池回收价格提高。
相关媒体报道,三元锂电池的折扣系数已从此前的70%—80%上涨至90%以上,少数情况下甚至超过100%,出现倒挂现象。
据了解,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价格主要与电池中镍钴含量相关,基本上都是按镍钴价格折扣回收,回收价格与加工成本叠加为总成本,回收产出的镍、钴、锂等原材料则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出售。在此情况下,折扣系数倒挂形成的成本与产品出售价格上涨增加的利润形成对冲,意味着回收企业利润或将收到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
动力锂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有效寿命为4-6年,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于2015年左右开始爆发并不断增长,照此标准计算,从2020年到2021年开始,我国将迎来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到2025年后,每年退役电池数量增长将达百万量级。
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符合工信部制定的行业规范的企业仅27家,供给侧仍相对乏力。因此行业供需关系存在失衡现象,市场上升潜力巨大。相关机构预计,2020年-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有望超过2000亿元。
预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退役潮的来临,动力回收行业的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凸显,行业景气度正在逐步提升。
市场高预期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共计1.5万家。2020全年,我国新增相关企业2579家;2021上半年,我国新注册相关企业9435家,数量同比增长2611.2% 。
为保障原材料和动力电池供应,电池企业和汽车企业也纷纷布局电池回收。
2021年8月,特斯拉在最新《2020影响力报告》中揭露电池回收的更多细节,并表示,会针对不同的工厂量身打造电池的回收系统。
9月,福特汽车宣布与美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合作,致力于建立电池回收和电动车电池的供应链。
11月,中伟股份与韩国SungEel Hitech签署备忘录,拟在欧洲开展电池回收等项目合作。同月,格林美于与瑞浦能源签署合作协议,以实现锂离子电池安全回收、贮存和绿色处置。
12月,华友钴业公告称,与孚能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包含废料及废旧电池回收、三元前驱体的采购与合作等。
2022年1月4日,旺能环境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旺能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旺能再生)收购浙江立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立鑫新材料)60%的股权,正式进入新能源锂电池回收产业。
随着产业链企业的不断入局,以整车厂、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等多方共建的回收体系或成为未来主流的回收模式,形成产业链闭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