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29万元/吨,月内涨幅超30%,同比涨幅更是超过400%,价格已刷新历史新高。
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碳酸锂最近一月价格上涨明显,几乎每隔一两周每吨就有一两千块钱的涨幅。尽管一涨再涨,下游加工厂为满足开工率以及终端交付,抢货热情超过预期。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产销继续创新高,累计产量已超过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渗透率提升至12.7%。
光大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 20%,对应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24万辆;对应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1万辆,新能源汽车合计碳酸锂需求将达100.2万吨。
业内预期,2021年下半年开始至2022年上半年将出现全球范围内的锂矿供应短缺,直到海外矿山释放产量才可缓解。期间,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或将持续高位运行,利好材料企业。
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供应题和芯片短缺问题也为车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下游车企在不断寻求降低成本的方式,包括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等。
在电池原料紧缺的这一背景下,上游原材料涨价无可奈何,下游车企又存在降本需求,电池厂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根据相关测算显示,在动力电池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超80%。
从目前企业已公开的财务数据看,2021年上半年电池企业毛利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宁德时代毛利率下降3%,亿纬锂能下降了1%,国轩高科下降近5%。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传导至终端产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此前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汽车的售价,在一定程度上是随着供应链以及原材料成本波动的。不难想象,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会有更多的整车企业向上调整价格。
从目前这个阶段来看,锂资源涨价潮还不能停止,上下游还应协同合作共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