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电池制造 > 燃料电池 40座以上甲醇加注站,即将落地辽宁省

40座以上甲醇加注站,即将落地辽宁省

9月2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显示,于近日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加快推动辽宁省甲醇商用车生产及推广应用建议》(第1431055号)的答复。其中,文件提出七大相关工作安排:

(一)规划“两种甲醇”发展路径

科学谋划“两种甲醇”全产业链布局。即通过外购低成本甲醇,发展烯/芳烃等下游化学品;从原料获取、石脑油工艺验证、项目谋划与改造升级等方面,工程化推进低成本甲醇与石脑油耦合制烯/芳烃技术在我省转化及产业化。通过利用生物质原料及绿电资源特性生产绿色甲醇,满足欧盟市场低碳/零碳燃料需求以及甲醇燃料汽车等需求,为我省建设绿色甲醇产业化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二)开展重点技术工艺验证

结合我省完善的技术创新优势,通过“揭榜挂帅”方式对重点技术工艺验证进行支持。一方面,围绕低成本甲醇,对我省石脑油原料可行性测定及耦合甲醇工艺路线进行中试验证,形成烯/芳烃制备“工艺包”。另一方面,围绕绿色甲醇生产,推进秸秆制气技术验证,打通秸秆制气+绿电生产绿色甲醇工艺。

(三)建设全国甲醇存储基地

下步从整体布局出发,在东港、营口、锦州等地建设国家级甲醇储备基地。推进加醇站的布局和建设,快速完成我省甲醇汽车的产业布局。利用我省风光电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氢制甲醇;鼓励全省范围内存量和新建加油站增设甲醇加注功能,形成能够满足需求的供应体系,支持甲醇加注设施建设。另外改造现有加油站,允许加油站增设甲醇加注功能,简化审批流程。推广撬装式加注设施:允许企业自建自用撬装加注站,降低初期投资门槛;建立区域配送中心:依托沈阳大龙洋石油等企业,建设甲醇储备库和调配中心,保障燃料供应。

(四)推进甲醇汽车生产基地建设

抓好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推动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作用。积极组织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推动甲醇商用车关键技术攻关及创新产品研制,引领我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科研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对接,推动醇氢汽车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沈阳、朝阳等汽车公司和吉利远程合作为契机,推动各整车生产厂、动力总成及相关配套零部件企业开展深度融合、合作运营,结合我省汽车产业优势,将我省建设成中国重要的醇氢电池汽车生产基地。推动建设全国的醇类发动机研发技术中心和甲醇汽车制造创新中心,共同在我省打造甲醇汽车及发动机在全国的研发、生产、设计基地,形成甲醇汽车的完整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同时完善核心零部件配套体系,实现关键部件本地化,在沈阳、朝阳等地建设耐醇油泵、传感器、储液罐等零部件生产基地,引入浙江银轮等重点企业,实现核心部件省内配套率超70%。

(五)支持甲醇商用车推广应用

公安厅将积极向公安部相关部门请示,结合甲醇商用车产品特点,推动优化通行管理措施,尽早出台相关便利通行政策。加大甲醇商用车在公共领域推广应用力度,支持甲醇商用车平等参与政府用车采购活动。尤其是在环卫、物流、公交等领域,鼓励需求单位在新增及更新车辆时将甲醇商用车与新能源商用车同等对待。鼓励甲醇商用车生产企业对消费者让利并给予增值服务。按照国家汽车以旧换新和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等政策,对报废、购买甲醇商用车的用户给予补贴。支持和鼓励公务车、出租车使用甲醇汽车,支持甲醇商用车享有新能源商用车同等路权。

(六)构建全省统一的醇氢生态发展框架

依托沈阳、朝阳、大连等重点城市的政策试点经验,沈阳重点打造醇氢商用车研发制造基地,依托金杯与吉利远程的合作,扩大醇氢电动车型产能;朝阳建设醇氢商用车生产基地,覆盖东北、蒙东等区域市场;大连依托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推动甲醇商用车制造与绿色甲醇制备项目落地;丹东整合曙光汽车资源,发展醇氢电动公交车及物流车,利用港口优势拓展跨境运输场景。同时建立省级醇氢产业联盟,统筹协调各市政策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推广,避免重复建设。

(七)优化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

省财政积极筹集资金,支持甲醇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探索“甲醇燃料消费税减免+碳交易收益反哺”机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按照“站随车走、适度超前”原则,2026年前在沈阳、大连、朝阳等重点城市建成40座以上甲醇加注站,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园区全覆盖。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