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个商用制加氢一体化站和氢能重卡运营项目在新疆石河子投入运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琦,师市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宋旭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师市发改委、新疆氢联世纪有限公司负责人一同为该项目投运进行剪彩仪式。
具体来看,制加氢一体化站和氢能重卡运营项目由新疆氢联世纪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利用石河子现有电网的绿电份额,通过电解槽进行绿氢制取,绿氢通过氢能重卡进行消纳。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采用奥扬科技2台500Nm³/h电解槽制氢,满产后日产氢气可达8吨,可满足200辆左右氢能重卡的运营。与柴油重卡相比,累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万吨,相当于种植1.4万棵树达到的碳中和效果。
按照规划,第一批100辆氢能重卡将在2024年投产运营,其余100辆氢能重卡将在2025年6月前陆续投产运营,助力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目前,新疆石河子既有传统的化工副产氢,也在大力布局光伏发电制氢,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依托矿区、新材料、农业、物流等产业集群,以氢能重卡大载重、长运距货物运输为引导,逐步推广采矿车、叉车等特种作业车示范,可有序探索氢燃料电池车辆在物流、市政等领域应用。
整体来看,到2025年,我国需要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氢能行业发展壮大已是必然。
回顾2023年,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不断叠加,政策框架不断完善,体系渐趋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