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3日,蚌埠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安徽城瑞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公示信息显示,该项目位于安徽省蚌埠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园工业集中区,建设方拟租赁厂房约4200m²分三期建设电池回收项目。
其中,一期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处理规模为7000t/a;二期为废旧电池拆解利用,处理规模为3000t/a;三期为智慧工厂建设。
资料显示,项目建设方安徽城瑞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4年8月,经营范围包括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等。
事实上,此次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落地,只是安徽省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大省,安徽省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加之强大的制造能力,承接了不少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项目,大量锂电池产业链公司在此驻扎。
从江淮、奇瑞,到蔚来、比亚迪合肥基地,坚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无疑为本土锂电企业提供了坚实市场基础,吸引了国轩高科、阳光电源、弗迪电池、得壹电池等企业相继落户于此。
产业繁荣自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在整个十年周期的政策投入中,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明确了将安徽建设成为核心竞争力强、配套完善、推广应用领先的新能源强省的顶层设计。
例如,2018年出台的《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加快车船结构升级,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在接续的五年内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销出现井喷式增长;今年印发的《安徽省新型储能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则提到,重点支持锂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铅炭电池、压缩空气等技术相对成熟的新型储能项目规模化应用。
未来,安徽将进一步巩固现有产业优势,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锂电池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