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域生态等间接共同持股的太原天域道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经营范围包含: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电池销售等。
据了解,天域生态主营业务为园林生态工程,近年来公司经营表现并不理想,已连续两年亏损,于是便开始谋划业务转型。
就在今年2月,天域生态宣布斥资6.1亿元跨界收购从事锂电池的青海聚之源51%股权进军锂电材料,该公司专业从事六氟磷酸锂、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锂电池三元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但值得注意的是,青海聚之源经营状况也并不理想,扭亏为盈存在一定难度。
近年来,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2021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18.3GW,同比增长185%。截至2021年底,国内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1GW,同比增长30%。
储能市场带动下,储能电池需求也将迎来增长,多家企业将其视为增长第二曲线。当前,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企业均是从动力电池切入储能电池领域,储能电池也成为企业利润又一增长极。
除电池企业外,还有诸多企业“慕名”跨界而来。美联新材日前与七彩化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暂定共同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产业化项目,进军储能钠电池领域。
同兴环保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建立实验室,开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电极材料相关的基础、前瞻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电池成本较高,收益暂不足以支撑起储能产业大规模商业化。预计未来随着新价格机制等逐步完善落地,储能行业有望实现稳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