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政府与创普斯(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年产1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1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达105亿元。
得益于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的扩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占比逐年提升。研究机构EVTank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45.5万吨,同比增长213.8%,首次超过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
与此同时,诸多钛白粉、磷化工企业,如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湖北宜化、云天化、川金诺、川恒股份依托原料成本综合优势“抢滩”市场,规划了大量的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产能。
新玩家的投产与老玩家的扩产使磷酸铁锂产能规划高达600万吨,产能过剩成为业内担忧的问题。
此外,在锂电负极材料需求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硅碳负极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巨大。数据显示,2021年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7.09亿元,同比增长140%。
当前,动力电池成为推动硅基负极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硅基负极应用车企已明显提速,4680电池的产业化将大幅增加硅基负极市场需求。
除新能源汽车外,电动工具、智能家居锂电池市场对高容量、高倍率锂电池需求增加带动国内硅基负极需求。预计2026年全球电动工具锂电池出货规模增至60GWh,对硅基负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中中端人造石墨与硅基负极价格相差4-6倍,率先出货并被市场接受的厂家能在一段时间内够享受到较高的溢价。
目前,杉杉科技、中科电气、贝特瑞、江西紫宸、硅宝科技、深圳斯诺、石大胜华、翔丰华等企业均在积极推进硅基负极项目,相关机构预计2023年硅基负极将开始放量,2028年市场空间将达到1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