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继45万吨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进入环评公示阶段后,安达科技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也迎来新进展。
日前,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开阳分局发布了《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6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硒城街道白安营村,总投资10亿元。
安达科技此次项目变更是出于推动磷酸铁锂技术迭代的考量,因此不得不将项目原本使用的铁法磷酸铁切换为铵法磷酸铁,进而造成二氧化硫生成量及排放量增加,需要重新进行环评编制。
01 6万吨产能即将升级
资料显示,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为核心产品的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商,其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贵州开阳安达磷化工有限公司,此前一直专注于传统磷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直到2009年才开始涉足磷酸铁领域,2011年逐渐向正极材料领域转型。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安达科技已经成为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派能科技等国内知名锂电池制造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今年以来,在反内卷风潮下,此前几年产业链同质化和价格战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消失,研发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关键。以磷酸铁锂为例,目前行业正持续在向高性能产品迭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成为竞争新核心。
截至今年上半年,安达科技已具备 15万吨/年磷酸铁及15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另有24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1.5万吨/年锂电池极片循环再生利用项目和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和正在建设中。
但这并不能满足安达科技的目标。有机构预测,25年高压实磷酸铁锂需求、供给分别为73、78万吨,需整体偏紧。基于这一预判,安达科技选择继续扩大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为明年出货提升做好铺垫。
安达科技上述6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到:由于当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主流已由原环评时考虑的第一代、第二代产品,快速迭代至第三代半及第四代高性能产品。为满足新一代磷酸铁锂产品性能要求并确保市场竞争力,我公司必须采用铵法工艺制备的磷酸铁原料。
显然,安达科技此次进行对项目和环评进行变更,是意在加快第三代半及第四代高性能产品的生产。
现有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制备工艺中,磷酸铁法为主流路线,其中磷酸铁的制备则会直接影响成品性能。
目前,主流磷酸铁生产工艺为钠法、铵法、铁粉,此外还有肥料磷酸、氧化铁红、磷酸氢钙等制备方法。铵法工艺的原理,就是通过硫酸亚铁溶液与工业磷酸一铵反应,再经过加热搅拌,再压滤、洗涤、闪蒸得到磷酸铁。
值得注意的是,硫酸亚铁及磷酸一铵原料中均含有较高的硫元素,使用铵法磷酸铁生产磷酸铁锂产品,将导致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生成量及排放量的增加。
从项目环评来看,安达科技此次调整将造成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生成量及排放量增加大于10%,属于重大变更。按照相关规定,安达科技需要委托相关机构重新进行环评编制工作。
02 高压实产品加速放量
“高压实磷酸铁锂是推动铁锂电池技术进步、产品迭代的重要方向。”某机构在一份研报表示,随着行业出货量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企业毛利逐步回暖,高压实产品将成为磷酸铁锂更新迭代的主流。
什么是高压实产品?众所周知,近年来终端新能源汽车需求不断向长续航倾斜,进而带动磷酸铁锂电池向“高能量密度+快充”的方向迭代。
作为锂电池关键原材料之一,正极材料对电池的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在负极材料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普通磷酸铁锂作为正极的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偏低,而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则通过提高活性材料在单位体积内的填充量,降低了电子在电极内部传输的阻力,缩短了通过缩短路离子和电子的迁移路径,进而推动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的提升。
目前,行业内主要依据磷酸铁锂压实密度将产品进行代际划分:第一代的粉体压实密度为2.1~2.3g/cm³;第二代的粉体压实密度为2.4~2.5g/cm³,第三代的粉体压实密度2.5~2.6g/cm³;第四代为2.6~2.7g/cm³;第五代则是2.7g/cm³以上。其中,第四代及以上产品就是所谓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
锂电池采用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其能量密度可以大幅提升,甚至接近220Wh/kg的门槛。例如“神行Plus”电池,该电池是全球首款实现1000公里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05Wh/kg,且支持4C倍率快充。
目前,包括安达科技在内,我国铁锂电池行业生产企业有30家以上,其中掌握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技术的主要为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德方纳米、龙蟠科技、安达科技等头部企业。
具体来看:
湖南裕能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中的YN-13系列已通过重要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CN-5、YN-9等产品在2024年合计销售15.93万吨,占总销量的22%。
富临精工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主要集中于子公司江西升华,该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第五代磷酸铁锂产品占比已升至20%,预计2026年这一比例将超过70%。
德方纳米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第四代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出货占比持续提升,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验证进展顺利。
龙蟠科技此前推出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01已在市场实现批量供货,今年推出的S526粉体压实密度高达2.62g/cm³,现已完成多轮量产验证。
安达科技提升压实密度的B9P、B9产品均已完成客户验证,其中B9P已小批量发货、B9已实现量产交货。安达科技表示,三季度出货量环比继续两位数增长,高压实、高能量密度产品占公司磷酸铁锂出货“明显过半”。
反映到业绩上,安达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73亿元,同比增长109.02%,亏损同比收窄53.18%。在高端产品的带动下,磷酸铁锂企业有望在四季度进入盈利修复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