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 快报 电动车大客户!格林美宣布签约

电动车大客户!格林美宣布签约

本网讯  格林美9月17日宣布,控股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与电动车企绿通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约定,将聚焦新能源场地车辆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两大核心领域,实现对新能源场地车辆、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后市场维保、材料循环再生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体系,共建 “新能源车回收—动力电池回收—电池原料再造—动力电池再造” 全生命周期闭环产业链。

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资源整合与技术协同,以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市场空间,共同提升经营业绩。

01“洗牌”中的协同发展

格林美是我国电池回收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现已形成了实现了“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轮驱动业务模式,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原料再生技术上具备核心优势,构建起成熟的回收网络与智能制造体系。

绿通科技则是新能源场地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已构建起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与全球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生态,累计推出超百款电动场地车和清洁设备,广泛应用于景区、园区、机场、酒店等多维场景。

本次合作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锂电系统开发与供应,电池系统配套与车辆采购,运营资产持有与推广,废旧车辆与锂电池回收,碳足迹,ESG品牌联合推广等。

采购方面,绿通科技生产的场地车辆将优先采购格林美提供的锂电池系统,武汉动力再生为其提供定制化锂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武汉动力再生及格林美在采购场地车辆时,优先考虑绿通科技。

资本方面,双方联合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景区观光车运营租赁及车辆或锂电池售后服务、铅酸改锂电、旧车翻新等业,合资公司运营车辆均采用绿通科技车辆及武汉动力再生的锂电池系统。

回收方面,绿通科技自有或者售后回流的车辆与电池交售给武汉动力再生合规处置,后者利用既有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对绿通科技的车辆及锂电池系统提供残值兜底回收服务,确保退役电池合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总体而言,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两家行业龙头强强联合,更意味着车企与回收企业的“应用—回收—再生利用”闭环模式已见成效。

锂电池回收是指当电池容量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时,对其进行一系列物理性、化学性以及梯次利用等工艺处理后二次利用的过程。这既是维护行业安全、消除环保隐患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我国关键资源对外依存度的有效途径。

按照工信部规定,自2016年起乘用车制造商须为电池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如今距离上述规定提出的时间已经过去九年,百万吨退役动力电池正如潮水般涌来。

产业研究部此前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2028年退役量将超过400万吨。

不过在政策标准不完善、技术路线不确定以及锂价低迷的情况下,电池回收正面临不小的挑战,行业洗牌的帷幕即将拉开,像此次格林美与绿通科技一样强强联手的产业链联盟正逐渐成为电池回收的主流模式。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多环节的高效协同,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相关流程,提升了再生材料市场的响应速度,有助于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链闭环。

02“千亿目标”下的布局

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曾提出,2033年力争做到300亿美元(约人民币2150亿元)业绩,带领格林美迈入世界500强。为实现这一目标,格林美展开了一系列的多样化布局。

新能源材料是格林美的核心业务之一,2024年为格林美贡献了160.8亿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48.42%。电池回收业务虽然占比相对有限,但却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连续2年实现了盈利,仍旧不能小觑。

今年以来,格林美围绕“新能源材料+电池回收”积极行动。

1月20日,格林美发布了《关于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公司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关筹备工作的提示性公告》,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4月7日,格林美发宣布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首次量产发货仪式举行,公司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正式出货启运,标志着该产品正式开启大规模量产化与市场化之路。

4月11日,格林美与韩国ECOPRO达成协议共建印尼IGIP园区,完善“镍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的二次电池材料核心供应链。

7月15日,格林美宣布,计划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等参与全资下属公司QINGMEI的增资扩股,增资扩股完成后,QINGMEI将不再纳入格林美合并报表范围。格林美认为,此举旨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更好地进入全球市场,同时降低资本开支,优化资本结构。

可以看出,格林美一方面坚定出海,通过进入港股、引进海外战投等方式强化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研发,强化在“新能源材料+电池回收”两个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格林美废旧动力电池拆解技术已经突破了行业瓶颈,其计划在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达到50万吨以上,销售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新能源材料板块也持续突破,不仅新增多款4.45V第三代高电压前驱体量产品,9系超高镍四元前驱体、9系超高镍四元核壳前驱体也进入了量产认证阶段。

通过重重布局,格林美有望在行业出清来临之际掌握更多筹码,为自身打造坚实的“护城河”。

而格林美在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也在公司业绩端得到了验证。2025年上半年,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175.61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91%。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