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 快报 楚能80GWh电池项目签约湖北!

楚能80GWh电池项目签约湖北!

本网讯  9月6日,宜昌市政府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宜昌楚能二期投资协议。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二期规划用地面积约1730亩,规划年产能约80GWh,研发生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PACK模组等新能源产品。

截至目前,楚能新能源已构建孝感、武汉、宜昌“黄金三角”产能布局,覆盖了动力、储能两大领域的研发、生产、制造的产业生态。此次项目二期的签约,标志着其在产能方面的战略布局迈入全新的规模化发展阶段。

这家成立仅四年的企业,正成为全国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重要拼图。

01 锂电黑马的产能野心

7月22日,与诺德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下发16万吨铜箔订单;7月25日,与科达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采购百亿元电池精密结构件;8月15日,与杉杉科技在楚能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超百亿元的采购合作;8月18日,与新宙邦在楚能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8月26日,与贝特瑞签署负极材料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

很难想象,如此频繁的“锁单”动作来自一家刚刚成立四年的电池企业。

时间回溯至2021年,彼时新能源汽车发展日趋明朗,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也有了明显增长。相反,芯片短缺等现实问题对国内乘用车市场造成的压力,却对汽车经销商的经营造成了较大影响。

因此,代德明选择一边稳住旗下恒信汽车集团的基本盘,一边切入锂电池赛道。

当年8月,楚能新能源在湖北武汉正式,专注于新能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用户提供一流的整体式解决方案和服务。

五个月后,也就是2022年1月,总投资100亿的楚能江夏基地便正式开工,仅用10个月工厂就已经建成投产;同年5月,楚能新能源孝感电池产业园项目正式工,项目总投资675亿元,规划建设150GWh锂电池产能;紧接着,宜昌市政府与楚能新能源就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签约,总投资约600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000亿元以上。

据了解,楚能宜昌基地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一期项目规划65GWh产能,共建设4个电芯工厂及15条生产线,主要生产314Ah储能电芯,旨在构建起从电池到电池包再到集成系统的全链条智能制造体系。

314Ah电芯是当前储能市场的主力军,也是电池企业出货的核心产品。与280Ah电芯相比,314Ah电芯容量提升约12%,单体电芯可实现1度电的精准容量,可以有效避免因额定容量虚高带来的浪费。数据显示,2024年314Ah电芯全年全球渗透率达到40%,预计2025年这一数据有望提升至70%。

大容量电芯是当前储能锂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头部厂家的均全力冲刺500Ah+电芯量产,因此314Ah电芯也出现了被取代的苗头。除储能产品外,楚能新能源在动力电池领域表现也十分稳健,已配套20余款车型,1~7月国内装机量达到了2.42GWh。

此次新签约的二期项目,不排除在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同时,前瞻性布局新一代产品的可能。

目前,楚能新能源已相继推出472Ah、625Ah、688Ah储能电芯产品,并与贝特瑞就高性能硅碳负极、钠电核心材料及新一代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开展合作。

截至2024年底,楚能三大基地的有效产能超110GWh,全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超20GWh。凭借技术+产品+产能,这家锂电黑马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构新能源电池产业的竞争格局。

02 市场危机下的紧急布局

即便发展持续向好,但楚能新能源的危机却并未完全解除。仅仅是持续低迷的锂电池价格,便对电池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近几年锂电材料成本起起伏伏,但却仍未能阻止电池价格持续走低的趋势。机构统计,近一年来314Ah电芯均价由0.4元/Wh下降至0.3元/Wh以下,280Ah电芯均价则由0.35元/Wh下降至0.3元/Wh以下。

动力电池价格也不容乐观。目前,方形动力磷酸铁锂电芯价格为0.325元/Wh,另有市场消息称,某电池企业方形磷酸铁锂电芯报价已经低至0.26元/Wh。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部分是快速扩张导致供需关系恶化;另一部分则是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二线及尾部电池企业承担了更多产能闲置的压力。

例如亿纬锂能,其2024年利润40.76亿元,但交流纪要称公司2024年动力电池尚未盈利,今年6月呈报的港股《招股说明书》也显示,其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远低于公司储能及消费电池业务。

而虽然楚能新能源并未披露业绩,但在这种极度“内卷”的情况下也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被“内卷”浪潮裹挟的楚能只有两条路:对内,通过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进而增加效益;对外,通过技术与差异化竞争来提高产品价值。

成本控制方面,正如前文所述,楚能新能源接连与天赐材料、华创新材、诺德股份、龙蟠科技、瑞德丰、科达利等多家锂电核心供应链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供应链布局呈现爆发式推进。这不仅避免了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为产能快扩张奠定了基础。

技术创新方面,楚能新能源提出"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技术路线,自主研发超过60款电池产品,申报锂电相关专利近5000项。

正如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所说,“一个实体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产业的发展”。毫无疑问,如今锂电池行业已经进入“技术代差”竞争阶段,包括楚能新能源在内的电池企业,正通过供应链深度协同、全球市场卡位与差异化产品能力,力争在新一轮浪潮中把握先机。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