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 快报 楚能连签两大合作!价值超百亿元

楚能连签两大合作!价值超百亿元

本网讯  2025年,经历了三年下行周期的锂电行业终于走出了“至暗时刻”,过去几年行业价格内卷的局面正在转变,全球化布局、多元化产品结构、资金与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新竞争要素,多个产业链环节都将被重塑。

在产业加速升级的背景下,楚能新能源供应链布局呈现爆发式推进。年初至今,楚能新能源以“长协模式”密集锁定正极材料、结构件、铜箔等核心材料,构建起完善的供应网络。

01 一周连签两笔合作

资源整合,一直是企业巩固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继天赐材料、江苏瑞德丰、常州锂源、华创新材、友山科技之后,楚能新能源再次连签两笔合作订单,总价超百亿元。

先是负极材料。8月15日,楚能新能源与杉杉科技在楚能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总金额超过百亿元的负极材料采购合作。双方还将在动力电池高低温性能、高倍率快充、高安全负极材料以及储能电池大容量、长循环负极材料两大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开发。

然后是电解液。8月18日,楚能新能源与新宙邦在楚能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宙邦将凭借垂直整合供应链与全球化智造基地,为楚能定制开发高安全、长寿命、低阻抗的绿色电解液方案,赋能其全球电池项目的落地。

这两项协议的签署,是楚能新能源整合供应链、深化合作的重要举措,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协同创新合力,不仅提升了其在锂电池领域的竞争力,更推动了新能源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从上述两项合作内容中可以发现,楚能新能源当前主要聚焦于实现产品性能突破,高性能、高安全、长循环是接下来发力的重点。

负极材料方面,锂电池负极是决定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关键参数。

一直以来,理想中的负极材料应具备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高理论比容量、长循环寿命、高倍率性能、良好的电导率、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等特征。随着终端场景对锂电池性能要求的提高,常用的碳基负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开发新型高性能负极材料成为当前行业的热点。

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升级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材料设计与合成新型的碳基材料,提高其储锂容量;二是绕开碳基负极,进一步发展性能更优异的硅基负极材料和锂金属负极材料。无论是哪种方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负极材料的升级已经成为必然,届时将有望增厚利润率,理想状态下或可实现量价齐升。

电解液方面,电荷载体在电场驱动下穿越电解质时,会受到溶剂分子摩擦、离子间库仑作用等多重阻力。而低阻抗状态意味着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速度更快,应用到锂电池上可以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倍率性能。

例如低粘度溶剂如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以及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都能够有效降低离子迁移过程中的阻力,从而显著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支持快充技术。研究显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三元溶剂体系,可以使电池在3C倍率下保持80%以上的容量。

总体来看,与材料企业的达成合作,不仅使楚能新能源在降低材料价格变化风险,还可以通过技术协同持续优化电池性能。

02 密集采购的背后需求

楚能新能源密集采购的背后主要是产能扩张和技术竞争的需求。

一方面,作为动储领域“后起之秀”,楚能新能源发展迅速。特别是今年,基于储能、动力等终端订单需求,楚能新能源接连拿下中能建、中国电建集团、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等多个项目订单。今年1~6月,楚能新能源累计装车量突破1.9GWh,排在国内第14名。

目前,楚能新能源在国内布局了孝感、武汉、宜昌三大生产基地已分别形成40GWh、10GWh、60GWh的有效产能,合计已超110GWh,规划总产能更是高达350GWh,马来西亚工厂也计划2026年量产。

楚能新能源通过锁定原材料供应,可以有效保障国内外产能释放,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

另一方面,楚能新能源锁单的背后还有快充技术迭代带来的市场需求,上述与杉杉科技、新宙邦的合作内容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激发了消费者对长续航迫切需求。在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逐渐接近“天花板”、固态电池短时间难以量产的情况下,高压快充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4C、5C,再到如今6C超快充,动力电池的充电倍率正不断“卷”向新高度,也带动了快充材料快速起量。

正极材料领域,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加速崛起,其通过在单位体积内填充更多活性材料,形成更连续的导电通路,进而提高能量密度与倍率性能。可以说,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正成为快充时代的核心推手。

负极材料领域,提高倍率性能包含二次造粒、表面碳包覆、硅碳负极三条路径,其中硅基负极更是被普遍看做下一代负极材料技术,并成为固态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之一。

目前,杉杉科技已实现4C、5C产品的规模化供应,且6C产品已完成客户定型,其位于四川的20万吨工厂和云南30万吨一体化工厂均匹配了适合快充型石墨产线,硅基负极材料也实现了批量供货。

可以预见,在锂电池产业链中,率先取得技术突破并实现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将持续获益。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