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10月17日宣布,与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签署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资框架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中提到,贝特瑞与新加坡STELLAR公司共同出资,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IMIP园区和中爪哇省KIP园区建设年产8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印尼海洋和投资统筹部将为贝特瑞项目提供系列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随着国内锂电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部分产业链公司也加速了“出海”。
据了解,印尼项目时贝特瑞在海外布局的首个负极材料基地,但贝特瑞在海外的布局却不止于此。
去年5月,贝特瑞与中伟股份达成合作,双方将在上游矿产资源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开展印尼红土镍矿综合开发利用。同时,贝特瑞意向参股投资中伟股份拟在印尼规划建设的红土镍矿开发利用项目。
今年8月,贝特瑞与澳大利亚Evolution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天然鳞片石墨资源项目开发、生产、销售和向全球市场供应优质下游负极产品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除贝特瑞外,璞泰来与杉杉股份也在争相向海外市场扩张。
璞泰来5月4日公告,拟投资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在瑞典建设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
杉杉股份7月27日公告,计划在芬兰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随着海外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在海外建设产能有助于拓展海外市场客户并响应其需求,同时有利于企业释放先进产能,推动产业链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