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轩高科位于德国哥廷根的电池基地第一款电池产品正式下线,标志着该工厂首条产线正式落地投产,国轩高科电池将开始规模化进入欧洲市场。
国轩高科哥廷根工厂计划分四期建设,总计产能规划20GWh,全部完成后年产值有望达20亿欧元。
据介绍,目前该工厂已经接到大量欧洲订单,预计今年10月份起可向欧洲客户供货,预计2024年中实际产能可以达到5GWh。
01 一日拿下五项合作
除产线投产外,国轩高科在当日还与巴斯夫、ABB、Ebusco、Ficosa、Idneo五家国际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涉及电池产品及电池材料研发供应、电池银行、电池回收等多个方面。
据了解,巴斯夫是德国传统化工巨头,ABB则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厂商,Ebusco与Ficosa与则分别为欧洲电动巴士、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在电动化市场快速觉醒的当下,欧盟持续强化其电池产能保障能力及产业链供应的韧性,而《新电池法》的出台则加快了这一进程。
恰逢靴子落地,巴斯夫、ABB等相关企业转型逐渐提速。
巴斯夫在电池领域的布局聚焦在电池材料与回收市场。今年6月,巴斯夫德国施瓦茨海德电池材料生产与回收中心正式落成;7月,国轩高科与巴斯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动力电池的材料创新与技术进步。
ABB作为设备企业,其在最近几年内也先后与欧洲本土电池企业Italvolt、Northvolt达成合作,交付了一系列核心电气化和自动化设备,并在近期将与电池厂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至电池回收领域。
根据两家企业与国轩签署的协议,国轩高科与巴斯夫的合作则仍是面向电池材料相关领域,与ABB的合作则涉及电池产品供应及技术研发方面合作,ABB将为国轩高科欧洲、美国新建工厂提供支持。
02 国轩高科的出海“野心”
6月1日,摩洛哥投资与出口发展局表示,摩洛哥政府和国轩高科已经同意研究在摩洛哥建立一个电动汽车电池厂,产能为100GW,最终投资额达63亿美元。
9月1日,国轩高科与InoBat签订投资协议,国轩高科已收购InoBat25%股权,并将为其提供供应链和技术支持。
9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州宣布,国轩高科将在该州新建一座投资20亿美元的锂电池工厂,建成后将达到10GWh的锂离子电池组和40GWh的锂离子电池电芯的产能。
国轩高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已完成德国、印度、越南三大海外基地的战略布局,其他海外基地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按照国轩高科披露的规划,2025年将在全球形成300GWh产能规模,其中有100GWh位于海外。
支撑企业海外建厂的往往是当地市场需求,为进一步实现“全球本土化”,技术条款在跨国合作中一直存在。
国轩高科与InoBat在今年2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提到,双方将探索在欧洲合资投建40GWh产能的合作机会,并将基于各自在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领域的优势展开合作。
亿纬锂能也在9月初宣布将在美国设立合资公司,并投建电池产能。值得注意的是合资公司将从亿纬锂能获得开发、制造和商业化许可产品的许可,并按约定支付授权许可费。
除技术本土化外,供应层面的本土化也是一个重要的需求,因此在海外工厂选址中,供应链完善的德国与匈牙利成为热门选项。
目前,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的首个欧洲工厂均选址德国,欣旺达、亿纬锂能、华友钴业、恩捷股份也宣布落户匈牙利。
据了解,德国与匈牙利均拥有较为完备的汽车工业体系,匈牙利还是德国汽车产业链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企业可以实现相关产业链就近配套,减少对长途运输进口原材料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