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利科技集团官微消息,吉利集团常青新能源二期项目已于2月27日在福建龙岩正式开工。
该项目于2022年1月12日正式签约,总投资23.08亿元,二期占项目投产运营后,可新增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4万吨/年和高镍三元前驱体产能3万吨/年的产能。
资料显示,常青新能源是由吉利科技集团、巴斯夫杉杉、紫金矿业共同投资组建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
“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产销量和保有量位居世界前列。
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成为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的重要环节,新一轮产业机遇应运而生。
面对广阔的蓝海市场,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加码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1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子公司邦普循环科技拟在广东佛山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项目中便包含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
2月21日,南都电源公告称,子公司南都华铂新材料拟投资建设年处理15万吨锂离子电池绿色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2月23日,芳源股份公告拟投入不超过20亿元用于年报废3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等项目。
然而,在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电池回收还处在逐步规范的阶段,有关部门主也在连续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行政策加码。
2022年8月,《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2022年9月,工信部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023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随着市场主体的布局和有关部门的政策监管逐渐完善,电池回收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格林美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8.66亿元-9.9亿元,同比增长110%-140%;光华科技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亿元-1.3亿元,同比增长76.58%-1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