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 快报 投资500亿建厂!谁能抢下固态电池“第一棒”?

投资500亿建厂!谁能抢下固态电池“第一棒”?

彭博社消息,辉能科技将考虑投资80亿美元(约人民币550亿)建厂,生产电动汽车新一代电池,目前正评估分布在法国、德国、荷兰、波兰和英国等国家的90个厂址。

据了解,作为固态锂电池领域的新秀,辉能科技早在2017年便开始将制造工艺投入至具规模的试产线验证,并计划于2023年初启动全球首条固态锂陶瓷电池量产线,目标年产能3GWh。

固态电池相比于传统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更加安全三大优势,被认为是液态电池的下一代技术,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国内外发展态势良好。

当前,欧美、中日韩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宁德时代、孚能科技、欣旺达、奔驰、宝马集团、福特汽车等众多知名企业纷纷投入到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等环节。

国海证券预计,至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或将突破250GWh,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

但现阶段的固态电池严格意义上属于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仍面临技术工艺和材料上的难题,而由于存在技术难点需要攻关且成本较高,主流车厂电池厂宣称的量产时间基本在2030年前后,2025年则是小规模量产的时间点。

一直以来,国内企业研发路线以氧化物路线为主,如清陶能源、辉能科技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技术路线的技术难点突破后,在大规模量产后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

硫化物路线国内也有企业涉及。7月底,蜂巢能源全固态电池实验室研发出国内首批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该系列电芯能量密度达350—400Wh/kg。宁德时代此前也曾公布“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一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片及其制备方法”两种固态电池相关专利。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欧美和日韩企业在下一代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上仍旧处于领先地位。Patent Result统计显示,2000年截至2022年3月底公开的专利数,丰田专利数达到1331件、松下控股445件、出光兴产272件,三家厂商均为日本企业。

与此同时,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有可能导致电池市场和材料市场的重新洗牌,未来电池业的竞争格局也将迎来剧变,率先占领先发优势尤为重要。

与欧美、日韩不同,中国厂商更多瞄准半固态电池市场。考虑到固态电池量产面临的现实困难以及新能源汽车迫切需求,半固态电池成为固态电池发展的过渡方案,业内认为,半固态电池有望在1年至2年内抢占市场先机。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