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 快报 负极材料成“香饽饽”?两天投资153亿,产能50万吨!

负极材料成“香饽饽”?两天投资153亿,产能50万吨!

近年来,负极材料下游市场快速增长,市场对负极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将达154万吨左右。与此同时,相关厂商纷纷加快产能建设,一时间,负极材料迎来扩产“热潮”。

杉杉股份4月26日晚间公告,董事会同意下属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云南安宁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97亿元(不含流动资金)。

4月25日,玉溪市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又一重大项目——河北坤天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签约开工,该项目用地1500亩,总投资56亿元,共分两期建设。

仅25日和26日,便相继公布两个负极材料扩产计划,总投资达153亿,总产能合计5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负极材料行业规划产能超过600万吨。

行业大规模扩产自然引起了不少投资者关于“产能是否会远远超出市场需求”的担忧。贝特瑞表示,目前负极市场整体供应还是偏紧张,产能释放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据了解,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审批周期在半年到一年,建设周期在6个月左右,加上设备调试及试产3-6个月,总体产能建设周期在两年左右,这也导致产能释放速度较为缓慢。同时,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实际需求远超市场预期的情况频频发生,短期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不会出现。

作为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2021年以来,负极材料受下游电池行业高景气带动,产业营收能力显著上升,一季度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业绩继续“飘红”。

财报显示,贝特瑞预计一季度净利润4.3亿元至4.7亿元,同比增长64.09%-79.35%;杉杉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润7.5亿元至8.5亿元,同比增长148%-181%。

但利润率降低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电池企业。截至今年4月,石油焦价格已从去年的4000元/吨涨至8000元/吨;针状焦的价格从6000元/吨左右涨至10000元/吨;石墨化委外加工费也从19000/吨涨到25000元-28000元/吨,整体来看头部大厂受原料影响利润将有所压缩。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