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 热点 四川13万吨电池材料项目新进展

四川13万吨电池材料项目新进展

本网讯  据当地媒体消息,遂宁天钠能源项目施工团队正在进行厂房内部结构调整、基础浇筑等工作,计划今年11月底前完成全部改造。

该项目总投资58亿元,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建成后能形成年产2万吨钠电负极材料项目生产线;二期项目投资约40亿元,投用后将形成年产11万吨钠电负极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生产线。

两期项目全部完工后,可实现年产13万吨钠电负极材料的生产规模。

资料显示,项目建设方遂宁天钠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6月13日,为武汉天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生物基材料制造、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石墨烯材料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等。

今年3月31日,四川遂宁经开区与天钠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7月7日,遂宁天钠年产130000吨钠离子负极材料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备案通过。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规模化产能缺口,为遂宁新能源产业链补链强链注入新的动力。

目前,天钠科技设有庐江、阜阳、大同三大生产基地。

其中庐江生产基地总投资约7.5亿元,建设5万吨级的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生产线;阜阳生产基地规划总产能高达10万吨硬碳负极产品,一期项目设定产能为2000吨;大同生产基地总投资1.2亿元,计划实现年产3000吨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生产能力。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依靠钠离子在正负极间移动来完成充放电工作的二次电池,工作原理是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嵌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

当下,钠离子电池正加速崛起为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替代技术路径,整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预测数据显示,中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达7.2GWh,2030年将超200GWh。

钠电产业化在即,正负极材料便成为行业发展关键。以NaCR26650P圆柱钠离子电池为例,原材料成本中正极成本占其35%,负极成本约占10%,合计约占电芯总成本一半。

不过钠电正负极材料产业化进度与发展也相对较快,国内外已有众多企业布局,预计将进一步加快钠电池产业化进程。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