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锂电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如何通过技术革新与产业链协同满足市场需求,成为锂电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就在9月9日,龙蟠科技旗下湖北锂源宣布,历经1个多月的产线升级改造,磷酸铁车间A线、B线已全面投产,产能稳步爬坡并突破预期,下线产品各项质量参数均达标准。
此次磷酸铁产线升级改造,是湖北锂源顺应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主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湖北锂源将工艺优化作为核心突破口,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图打通工序衔接堵点等方法彻底肃清工艺难点,更为公司后续提质增效、拓展市场筑牢了坚实根基。
毕竟在当前行业,技术代表着更高的话语权。
01 铁锂巨头加速升级
2021年,随着补贴大幅退坡,低成本的磷酸铁锂电池首次反超三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也迎来飞速增长。据统计,当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47万吨,同比增幅达到了277%。
但自2023年起,需求下降叠加产能堆积,磷酸铁锂过剩情况越发严重。截至当年年底,中国磷酸铁锂和磷酸铁产能分别达到342万吨、362万吨,整体产能利用率均不足50%。
在低端产能过剩背景下,磷酸铁锂行业亟需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近年来,龙蟠科技持续推进磷酸铁锂、磷酸铁等产品能向更深层次研发突破。而作为龙蟠科技在湖北投资建设的重要项目,“湖北锂源新能源汽车动力与储能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正全力抢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高端赛道。
据了解,湖北锂源旗下“新能源汽车动力与储能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总投资30亿元,包含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及5万吨磷酸铁生产基地,主要向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供货,可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以上。
2023年6月,湖北锂源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产线满产,5万吨磷酸铁项目实现单机试车,这不仅降低了原材料运输成本,更缩短了企业的生产周期和交货时间。而这次通过产线升级,湖北锂源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提高了产品质量与性能,为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应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高端化市场需求奠定了基础。
龙头企业加速技术升级,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事实上,自年初以来,磷酸铁锂行业已经正式开启新一轮以“高质量”和“结构性升级”为核心的扩张周期,高性能的磷酸铁锂及磷酸铁产能正加速释放,三代半、四代磷酸铁锂出货量大幅度增长,第五代磷酸铁锂也即将面世。
德方纳米9月2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其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出货量及占比不断提高,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粉体压实密度达2.70~2.75g/cm³,极片压实密度可达2.75g/cm³以上。
从技术角度来看,龙蟠科技、德方纳米等头部企业加速技术升级无疑将抬高行业壁垒,加快技术迭代。
据了解,目前磷酸铁锂的主要升级方向——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技术门槛较高。例如常州锂源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S501,便采用了优化元素掺杂、特殊烧结工艺等创新技术;S526则采用“一次烧结”工艺,将传统多段式烧结流程简化为单次精准控温成型,在确保产品颗粒级配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能耗与生产周期。
从市场角度来看,这将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由于目前具备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规模化供应的企业较少,因此下游订单主要集中于龙蟠科技、富临精工等头部企业。而尾部企业则在技术与成本的限制下,逐渐退出市场。
届时,有产品优势、质量优势、规模化优势的头部企业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进而带动行业走出低谷期。
02 扩产与技术升级并举
龙蟠科技虽然在技术升级方面苦心钻研,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产能依旧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要素。
8月20日,龙蟠科技宣布,准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募集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资金,用于建设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特别提到“计划通过本次募投项目,建设优先满足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生产,同时兼容各类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产品生产的产线”,精准卡位磷酸铁锂的高增长市场。
业内预计,2030年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的市场需求将超过600万吨,而同为磷酸铁锂材料升级路径的磷酸锰铁锂的市场需求也将达到260万吨。
这是今年龙蟠科技少数几次公布扩产计划。除强化高端产品的竞争优势外,龙蟠科技还在推进海外项目进展,旨在完善海外布局。
今年4月,龙蟠科技旗下印尼锂源年产1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二期)项目于印尼三宝垄举行开工仪式。目前,印尼锂源一期3万吨磷酸铁锂产线于2024年建成投产,并于2025年1月实现首批产品出货,标志着中国磷酸铁锂技术首次在海外实现规模化量产。
通过印尼本地化的生产,龙蟠科技率先实现了海外磷酸铁锂规模化产能落地,为开拓国际新能源市场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提高利润水平和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今年以来,龙蟠科技现有拿下了多笔订单,包括福特旗下电池厂Blue Oval、宁德时代、LG新能源、楚能新能源以及亿纬锂能。其中Blue Oval电池工厂位于美国,LG新能源已入股印尼锂源,与亿纬锂能的合作主要供货马来西亚,预计印尼锂源将成为龙蟠科技向海外客户供货的主力军。
得益于海内外订单的放量,2025年上半年龙蟠科技实现营收36.22亿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亏损0.85亿元,同比缩小61.70%;扣非净利润为-1.32亿元,有所减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