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泉州绿力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
资料显示,泉州绿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6月,注册地址为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驿峰西路1269号。绿力公司租赁泉州市良辉液力机械有限公司闲置生产厂房,原计划从事鞋垫生产加工及废锂离子电池破碎分拣。
原项目设计产能调整为年产EVA 鞋垫100吨、年破碎、分拣废锂离子电池1800吨,生产设备调整为注塑机1台、破碎机1台、电池破碎机10台、修边机1台。
此次调整后的项目拟设置1 条锂电池模组拆解生产线、1条自动检测焊接组装生产线、1条烘干破碎分选生产线(配套放电间),实现年回收处理废旧锂电池6000吨,其中废旧锂电池模组1000吨,废旧锂电池单体5000吨。
锂电新能源产业是福建的优势特色产业。
2012年,福建省锂电池出口货值跨过亿元门槛,达2.6亿元 ;2020年 出 口121.7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2023年,出口额迈进千亿大关,达1287.54亿元,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品类。
目前,福建省锂电池出口覆盖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厦门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福建省锂电池出口764.6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96%,出口金额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近年来,泉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持续推动锂电池产业发展,先后引进了盛屯碳酸锂、百宏电解液及隔膜材料、盈泰负极包覆沥青等锂电池产业项目,进一步延伸壮大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泉州还签约了一个新能源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高值化利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将根据锂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及回收体量分期分步实施逐步产业化,聚焦立足泉州辐射全省,延伸国内东南区域的锂电池高值化产业生态体系建设,预计总投资12亿元。
在《福建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中,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早已被纳入福建省重点发展领域,并提出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计划,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500亿元、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