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 热点 业务整合后,吉利官宣70GWh产能

业务整合后,吉利官宣70GWh产能

本网讯  5月29日,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衢州举办全球生态日活动。

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吉曜通行首席执行官郑鑫在活动中表示,吉曜通行到2027年将形成70GWh产能规模,拥有桐庐、衢州、建湖、赣州、上饶、鹰潭、宁国、枣庄8大生产基地。

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吉利汽车动力电池业务的主要载体,由吉利旗下电池业务整合而成。

4月23日,吉利在2025上海车展宣布吉利控股集团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至此,吉曜通行将与吉利汽车集团、极氪科技集团等并列为一级组织,吉利构建起从电芯研发、制造到供应链等垂直整合能力。

这既是行业发展的大势,也是企业降本的选择。

从行业趋势来看,平台化、标准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降本增效的必然路径。

此前,吉利旗下电池业务分散于多个主体,如耀宁科技、极电新能源、耀能科技等基地以及与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企业的合资公司。整合后,不仅减少了资源重复投入,还强化了业务协同效率,实现了技术标准统一。

从企业诉求来看,整合产业链是企业降本的方式之一。

纵观近几年产业发展进程,电池企业主要通过垂直整合、主材保供、规模化生产等多种手段,从而使电池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吉利通过统一的产能规划,可以对部分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形成规模碾压,进而摊薄了材料采购和设备折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自身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吉曜通行指出,公司定位是一家独立的电芯科技集团公司,并不是要实现在吉利体系内的百分百保供。这意味着吉曜通行或像比亚迪一样,在满足自我供应需求后,将加快电芯外供。

据统计,2024年吉利旗下两大电池企业极电新能源、耀宁新能源,分别实现电池装车量6.27GWh和1.97GWh,合计达到8.24GWh,位列国内前十。如今,吉曜通行的产能规划甚至扩张到70GWh。

这也意味着,吉曜通行未来有望改写国内动力电池TOP 10的竞争格局。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