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随着新能源市场回暖,中创新航的生产经营也逐渐回稳。
据中创新航消息,其动力电池出货正在向海外倾斜,以突破国内淡季限制。今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可实现出货20GWh,同比增长150%,面向出口车型的出货量预计占中创新航动力电池板块整体出货量的30%以上。
这一数据的背后,流露出中创新航加快出海的野心。
“谁到海外,谁就是公司的英雄,走出去,到海外去。” 这是两年前从宁德时代流传出来的标语。早在那时起,出海就成为了头部电池企业最关心的大事。
那么把电池卖到海外,一共分几步?
首先是供应链出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出海建厂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等诸多现实因素叠加下,新能源电池出海过程中的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公布的海外总投资金额达到5648亿元,其中欧洲和东南亚是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主要出海目的地,美国则受到地缘政治影响,投资额占比仅10%。
之后才是产能出海。在供应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锂电池企业开始加速海外设厂的步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中创新航、欣旺达、瑞浦兰钧等相继宣布落子海外。
这将有助于企业“出海”脱离单纯的产品出口模式,可以进一步建立全球化资源运作能力。
对于中创新航来说,萄牙电池工厂是其在海外的首个电池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选址葡萄牙锡尼什市,总投资约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年产能将达到15GWh,预计2028年完工。项目同时采用大量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电力供应,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高度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零碳工厂。
中创新航预计,该项目将对葡萄牙经济产生重大影响,2028年达到满负荷生产时,将占到葡萄牙GDP的4%以上,后续还将扩产至45GWh。
目前,项目建设已经启动,意味着中创新航欧洲产业基地真正落下一枚重要的“棋子”,公司“全球九大产业基地、五大研发中心”的版图进一步完善。
反映到业绩上,中创新航披露的《盈利预喜》公告显示,预计2024年净利润约为人民币7.86亿元至8.7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80%至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