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碳酸锂延续降价态势,目前均价在15万元-16万元左右/吨。
现货市场,11月6日电池级碳酸锂基准价为16.88万元/吨,较月初下降了1.29%;均价下跌2000元/吨,报16.6万元/吨。
期货市场,主力合约LC2401在15万元/吨左右反复波动,现报价14.92万元/吨。LC2402—LC2406分别报价14万元-12万元/吨之间。
01 三季报“两极分化”
自7月开始,碳酸锂又一波大跌行情汹涌而来。
迄今为止,碳酸锂在4个月内的跌幅已超40%,直接影响到了企业业绩表现。
锂矿企业中,矿石企业受影响较大,“锂矿双雄”业绩双双失色。
天齐锂业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5.76亿元,同比降低17.14%;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降低70.89%。
赣锋锂业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37亿元,同比下降42.77%;实现归属净利润1.596 亿元,同比下降九成。
此外,另有部分资源储备相对匮乏的企业三季度甚至出现亏损。
业内认为,外采原料加工的企业成本几乎都在15万元/吨以上,当前碳酸锂价格直逼企业成本线。
与之相对的是,成本相对低廉的盐湖企业则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盐湖股份三季度实现实现营收58.34亿元,同比下降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亿元,同比下降82.83%。
藏格矿业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93亿元,同比下降3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2亿元,同比下降46.73%。
另外从藏格矿业披露的数据来看,第三季度其碳酸锂生产成本仅为3.89万元/吨,甚至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上半年有所下降。而其前三季度碳酸锂平均售价则为24.61万元,毛利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02 碳酸锂何时见底?
成本分化、业绩失速,锂价何时见底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问题。
总体来看,碳酸锂价格是由其供需关系决定。
需求端:“金九银十”并未达到预期,对碳酸锂冲量备库并未兑现,无法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当前下游企业仍以消化自身库存为主,仍维持刚需采购。
受此影响,锂盐企业在此期间的议价权有所削弱,进一步压低了市场价格。
供给端:虽然锂盐厂停产保价造成9月、10月产量环比下降,但进口量的增加补全了部分产能,市场供应并未有太大变化。
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碳酸锂产量约41248吨,环比下降8%;国内碳酸锂进口量为13656吨,环比增加25.9%。
同时部分企业仍有大量产能在建,业内人士认为,后续锂盐产业还是会出现供应过剩的情况。
除供需外,锂价走势还受到市场情绪和经济形势、期货交易情况、参与者博弈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当前下游普遍看空市场,压价情绪较强,期货与现货差价拉大。作为商品交易以及价格谈判的重要参考,期货价格的下降或将进一步拉低现货价格。
随着澳矿价格调整,非洲低价矿陆续到港,锂矿对碳酸锂的成本支撑将进一步减弱,碳酸锂成本中心将有所下移。
行业普遍预计,今年碳酸锂价格仍旧会保持在15万-20万元/吨,格底部可能在2025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