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进入“两会”时间,代表委员们围绕电池安全、电池技术、锂资源布局等多个热门话题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建立锂电池应用分级管理制度,鼓励发展新型动力电池
建立锂离子电池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推动锂离子电池应用最优化发展;从政策、舆论等各方面为各类技术路线创造平行发展的应用条件和氛围;鼓励发展安全性高、性能更好的新型动力电池,给予稳定的创新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加快电池护照及配套政策研究,建设国家级电化学储能实验验证平台
应参照核电级安全,建立以失效概率为依据的电池储能系统安全分级评估体系;加强电化学储能系统测试评估与实证,建设国家级电化学储能实验验证平台;针对碳足迹、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实际管理需求,研究设计中国电池护照。
全国人大代表刘静瑜:建立动力电池高效回收体系
对电池回收体系进行顶层策划,由动力电池企业牵头,从产品设计源头制定电池回收路线,建立高效电池回收体系;制定回收过程的标准规范,确保回收低碳、环保、高效,并具备经济价值;优先支持具备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大数据管理能力,掌握低能耗零污染材料再生技术的动力电池企业进行产业化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李良彬:加强关键矿产资源保障,发展电池回收
李良彬建议,政府为企业在全球寻找优质矿山提供资源支持或共享,提升海外项目的投资、建设效率。同时,在保障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加快国内资源项目的勘探、开发投入。此外,大力发展锂电池回收技术,完善相应法规。
全国人大代表尹同跃:引导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和产业链合作
首先,将锂、钴、镍列为国家的战略储备资源,推动资源所在国将上述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开发项目。其次,引导我国相关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积极参与资源所在国开发和产业链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加快锂资源开发布局
朱华荣建议,国内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加快国内高品质锂资源的探测和开发。国外方面,鼓励和引导国内矿产资源企业、整车企业和电池电芯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海外锂矿等矿产资源战略布局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