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 热点 新型锂电材料迎风口!上市公司巨资投建10万吨产能

新型锂电材料迎风口!上市公司巨资投建10万吨产能

圣泉集团日前披露公告,公司拟投资24.8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项目。

据圣泉集团相关人士透露,其第一代硬碳产品具有300mAh/g左右的克容量,首效≥88%,第二代硬碳负极材料产品容量超过330mAh/g、首效超过90%。

业内人士表示,硬碳是目前钠电池主流的负极材料,上述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则是在钠电材料领域的一个突破。

“双碳”背景下,钠离子电池市场正在呈现群雄并起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已有超过二十家企业正在进行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相关布局,宁德时代也表示,公司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随着各大龙头中试线、规模产线陆续落地,钠离子电池商业化渐行渐至,未来国内钠电池市场空间或达百亿元级别,相关原材料具有广阔市场空间。

机构分析预计,2025年钠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需求量将超过16GWh,层状正极需求量有望达到8.4万吨,聚阴离子正极有望达到8.7万吨。

此外,普鲁士蓝(白)因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结构稳定性深受产业青睐,如果工艺出现突破其产业化前景同样广阔。从现有扩产项目来看,普鲁士蓝材料项目建设也比较多。

美联新材认为,普鲁士蓝(白)具有容量高、成本最低和倍率性能好等优势,未来出货量将超过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

今年8月,上海汉行科技有限公司汉行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建成后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将实现规模化量产。9月,美联新材与七彩化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产业化项目。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