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特日前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达将使用自筹资金及银行贷款投资建设年产1.3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数字化工厂项目,项目总投资额2.1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普利特在锂离子电池业务快速提升的同时,也布局了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在上述投资建设电池产线的设计和规划上,公司将建设成一条兼容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
近期,随着碳酸锂价格维持高位,钠离子电池低廉的材料成本愈发凸显,根据中科海钠的综合测算,钠离子电池成本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可降低约30%-40%。若行业迎来大规模量产,钠离子电池成本有望降至0.2元-0.3元/Wh。
基于降本需求,产业链对钠电池加速布局,电池企业在钠电池业务方面取得新进展。
传艺科技10月27日公告,钠离子电池中试线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并投产,具有年产 200MWh钠离子电池及相应配套的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美联新材11月22日公告,拟向全资子公司四川美联增资4.5亿元,并以该子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30万吨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
业内预计,随着钠离子电池的规模量产,其成本经济性优势加速其市场渗透率,2023年有望成为钠离子电池放量的元年。2025年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为398亿元,行业处于量产化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