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资讯 > 热点 广东已设1292个动力电池回收点!详解广东4种回收模式

广东已设1292个动力电池回收点!详解广东4种回收模式

电池工业网6月25日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广东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截至2021年5月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广东省已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292个,实现了地级以上市全覆盖。2020年,广东省重点综合利用企业动力电池回收量3.7万吨,基本满足全省动力电池回收需求。
据电池工业网了解,在去年7月份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典型模式的通知,通过4种动力电池回收模式,推动广东省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一、综合利用模式
1)回收来源:通过设立网点,如直接对接新能源汽车使用企业,如新能源汽车物流企业,新能源汽车物流行业,使用强度密集,电池回收规模大。
2)回收后的处理:将回收的蓄电池包进行拆解成小电池包,对其容量、电压、内阻、循环性能进行筛选。筛选后形成两类电池包,一类是无故障的,第二类是存在故障的,对无故障的电池包按电压、容量等进行分类,对有故障的电池包先放电,再拆解,拆解后综合利用,其中贵重金属出售给上游加工厂商进行深加工,少量废液、废渣转移化工厂提炼。
3)梯次利用:分析电池包的使用环境,由于部分客户的终端产品对电芯的使用要求较低,如循环次数、能量密度等,所以总体上将,梯次电池拥有比较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中国铁塔5G基站备用电源的梯次利用合作,比如众多国内、外基建市场中市政路灯的使用,公司通过合作,将回收后的电芯按照一定的价格折让出售,双方都能以最低的成本各取其所需从而实现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双赢。
4)梯次电池的再利用:待梯次电池退出使用后,进一步按照上述模式进行回收,形成深度的梯次利用,从而使新能源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处理模式形成一个闭环。该模式适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具体而言,适宜主体必须具备强非常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尤其是对梯次电池组产品的研发设计上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新型回收模式
新型回收模式是依托互联网+新型闭环全生态链式模式。
电池生产厂商、汽车产销商、社区企事业机构单位等,构建公司回收认证体系和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市场需求对接、在线交易、检测估值、仓储物流、数据收集、技术咨询、业务发展等服务。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交易和回收认证、业务发展,实现退役电池从订单生成、线下回收交易和相关信息统筹调度、结算支付、社会合作式网点开发的全生态链式的一个商业过程,并通过系统可以精准的录入工信部信息溯源系统,保证回收处理处置安全规范。
同时,开发相关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使仓储、运输、生产和设备同在云系统这一个全生态链信息化整合处理中心,让电池从生产出来到循环再生利用的全过程都进入这样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成功的形成“互联网+新型闭环全生态链式电池回收智慧体系”这样一个新型的废旧电池全生态链闭环模式,不但实现电池循环产业公益与商业的完美结合,而且成为公司业务开展的强力支撑。
在新型模式回收方面,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和大洋集团共同打造的“国大精链动力电池循环云平台”于5月17日正式上线,打造一个贯穿电池全产业链的规范、便捷的B2B交易平台。
广东已设1292个动力电池回收点!详解广东4种回收模式(图1)

该平台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搭建“商机中心”、“贸易中心” 两大交易模块,可智能推荐商机,促进用户精准合作;平台具备在线询价、招标、竞价功能,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分析为交易双方提供相关信息,提高交易性价比;内嵌线上交流系统,交易双方可实现实时沟通、消息储存和文件传输,线上完成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

三、产业链模式或闭环模式
产业链闭环模式是通过与上游端车企、运营商(公交集团、网约车企业)、汽车报废拆解企业、电池企业、电池运营等相关企业签订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合作协议,对回收电池种类性能进行检测分容;
其次,根据下游端客户应用领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采用自主开发的电池状态估计算法和大数据技术,估计退役动力电池剩余功能资源,结合公司先进的电池管理技术和芯片主动均衡产品,将性能水平较高的电池再制造为梯次利用电池组产品,并上传相关产品信息至溯源平台。
在后端应用领域环节,利用公司大数据平台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电池的健康及运行状态情况,当产品状态无法满足领域要求时,将由公司统一回收,物理拆解后进行湿法冶金生产电极材料。
此模式和近日工信部印发的《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是相同的,国家工信部鼓励电池生产企业、整车生产企业与梯级利用企业合作,同时鼓励集中式的示范试点、且大规模再利用退役废旧动力电池参与梯次利用,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将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在通信基站领域以及低速电动车领域,将具有很大优势。
该模式适宜于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对较高的城市推广。
四、第三方评估模式
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瓶颈问题退役电池的检测。现有的退役电池检测需要借助检测设备,按标准检测程序耗时长、费用高并且效率低。一方面大大推高了梯次利用的总体成本,这类检测方法无法应对大批量退役电池检测评估的需求,基于设备的检测方式严重降低了梯次利用厂商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梯次利用企业在两个环节上依赖于动力电池的大检测评估报告:在退役电池采购阶段和梯次利用产品方案评估阶段。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产品方案评估流程:梯次利用企业需要针对退役电池的质量状态,采用不同的梯次利用产品方案,所以需要对退役电池的性能状态和质量进行检测评估,提升最终梯次利用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也要求以更低的检测评估的成本和更高的检测效率。确保梯次利用企业有足够的经济效益,更有利用梯次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模式需要监控平台体系建设的完善,及各平台接入车辆的接近100%的接入比,在数据层面可以涵盖所有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基于大数据的动力电池评估方法适用于所有动力电池评估,即适用于所有动力锂离子退役电池,同时适用于所有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