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钠离子电池新锐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碧桂园创投独家领投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资金主要用于扩充研发及量产技术团队。
资料显示,众钠能源成立于2021年1月,是国内最早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硬科技企业之一,也是全球第一款硫酸铁钠电池的缔造者,已入选2021年科技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强。
现阶段,动力电池发展对锂资源依赖过大,存在“卡脖子”的风险,难以同时支撑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储能两个产业的需求与发展,所以寻找新的替代品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钠离子电池也在此时成为了关注热点。
据了解,钠离子电池可实现5-10分钟的快速充电能力。无论是能量密度还是循环寿命,钠离子电池都显著优于铅酸电池,相比锂电池,钠离子电池仍旧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是能量密度略低,另一方面,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在3000次左右。预计随着技术研发的深入,这两点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去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同时宣布,公司就该产品已经与部分车企和储能客户进行商业化合作,这是钠离子电池首次大规模进行商用。
国内一家钠离子产业负责人表示,目前钠离子电池正处在一个前期的快速发展期,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合作伙伴都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引来了诸多企业争相布局。
目前,国内外已有近三十家企业对钠离子电池技术进行了布局。江苏、山西、广东等地方政府也在加快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在一些产业园区已经启动相关项目的建设。
与此同时,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也将极大推升电池铝箔需求。分析人士认为,如果钠离子电池将完全替代锂离子电池,未来铝箔预计在现在的需求基础上增长至少120%。
但从锂电生产过程来看,新建电池箔投产周期约为2-3年,一般生产1万吨的电池铝箔平均投资大概要达到1.6个亿,投产周期大概要在28~36个月。高投资和长周期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供给量造成了限制,供需关系短期内难以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