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道氏技术披露,公司拟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对全资子公司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本轮投资者合计7亿元股权增资款和广东佳纳自筹的3亿元资金,将全部仅用于江西佳纳10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和2万吨钴盐、3万吨镍盐和5万吨电池回收产能项目的建设及运营,该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12月31日前建成并投产。
据了解,广东佳纳是国内较早实现三元前驱体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之一,掌握了高端钴镍盐及三元前驱体的制造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优异稳定、生产工艺设备先进、技术领先,是国内重要的钴产品供应商之一。
三元前驱体作为三元正极材料的核心材料,与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情况紧密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达到42万吨,2015-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1.3%;2020年中国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达到33万吨,2015-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2.5%。
2022年三元动力电池出货量仍高速增长。产量方面,2022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29.7GWh,其中三元电池占总产量36.5%,同比上升57.9%,装机量方面,2022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共计16.2GWh,三元电池电池装机量为7.3GWh,同比上升35.2%。三元电池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带动上游三元材料和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激增,三元前驱体企业普遍产销两旺,产品供不应求。
自年初以来,包括道氏技术在内,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科隆新能等企业都开启三元前驱体产能大规模扩充模式,并积极加强上游钴镍原料端布局。
2月10日,芳源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6.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净额将用于年产5万吨高端三元锂电前驱体(NCA、NCM)和1万吨电池氢氧化锂项目。
1月4日,格林美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在2021年底建成23万吨三元前驱体的总体产能,保障公司在2022年达成20万吨以上三元前驱体产销目标,其中出口占比50%,高镍占比70%以上。
2021年12月,华友钴业公告称,与孚能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包含废料及废旧电池回收、三元前驱体的采购与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