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披露了董事长曾毓群、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蒋理、财务总监郑舒接受包括高瓴资本、鸿商资本、腾讯投资、淡马锡、红杉资本等在内的50名投资者调研的情况。
公告显示,宁德时代就原材料布局情况、是否在美国建厂、如何看待友商扩产等投资者重点关注的20个问题进行了回复。
就在不久前,有关车企“逃离”宁德时代的消息甚嚣尘上,随后,一则宁德时代与特斯拉谈崩的谣言也成为此前带崩宁德时代股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动力电池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供应缺口的出现,头部企业和二线、三线电池企业均不断扩产。
业内人士判断称,之所以屡次传出车企脱离宁德时代供应体系的消息,与目前动力电池产业的竞争的白热化有密切联系,几乎每一家动力电池企业均在迫切地想要切走市场的蛋糕,宁德时代面临重重挑战。
对于相关企业扩产的问题,曾毓群认为,友商扩产不意味着会增加竞争,有创新材料体系、结构体系的产品,才值得竞争。公司始终通过材料创新、结构创新与极限制造,为客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产品。
去年10月,有消息称苹果与宁德时代就电池供应问题进行的谈判陷入停滞。据外媒报道,为了节省制造成本和更便捷的研发体系,苹果期望宁德时代能为自己组建专门的团队,并在美国打造本土专属工厂,而这一方案,被宁德时代否定。
对于是否在美国建厂,曾毓群并未完全否认,表示公司与美国客户互动较多,双方共同探讨了各种可能的供应及合作方案以及本地化生产的可能性,但具体情况需考虑到工人培训、效率、工会等因素对品质与成本的影响。而在技术和关键材料上,宁德时代透露,目前公司电池生产过程中没有直接涉及到美国的材料,但BMS上的芯片部分源自美国,目前公司已在做国产化。
在市场较为关注的上游资源涨价是否会对公司造成冲击这一问题,曾毓群回应道:碳酸锂等原材料短期成本上升后对公司有一定影响,可通过多种方式对冲;铜、铝可通过新技术大幅减少使用量。
同时,公司通过长协、投资合作、回收利用、自行开采等方式保障锂资源供应。其中,回收方面,锂回收率已超90%,锂回收目前已在供应保障中起到一定作用;除了此前海外投资合作外,公司也在宜春等地投资锂资源,自行开采锂矿。